洛阳的夏夜闷热难耐,连一丝风都没有。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却毫不在意,他正坐在自己府邸的内室中,面前摊开一份竹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烛火摇曳,映照出他脸上那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张羽啊张羽,你可真是会挑时候。张让低声自语,目光再次扫过那份所谓的。信件上墨迹新鲜,字里行间极尽夸张之能事——什么斩首5万余,什么贼寇望风而逃,什么收复失地三百里。张让嘴角微微上扬,这些夸大其词的战报他见得多了,但像张羽这般厚颜无耻的却也不多见。
他的目光移向案几旁那个精致的漆木匣子,轻轻掀开盖子,里面整齐码放着五百金,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张让伸手拿起一枚金饼,在掌心掂了掂,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
大人,这巨鹿侯的礼物可还满意?站在一旁的心腹小黄门左丰低声问道。
张让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金饼放回匣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张羽要的是都督冀州、青州、徐州、兖州四州诸军事,胃口不小啊。他慢条斯理地说,不过...他确实是我们的人,这些年孝敬从未间断,在地方上也确实为我们办了不少事。
左丰会意地点头:大人明鉴。那张羽虽出身商贾之家,但对大人忠心耿耿。若让他掌握四州兵权,必能成为大人在地方上的得力臂膀。
张让眯起眼睛,思绪飘远。自从黄巾之乱爆发以来,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日渐削弱,各地豪强拥兵自重。像张羽这样既有能力又肯依附我们的将领确实不多。而且...张让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匣边缘,五百金不是小数目,这还只是开始。
明日朝会,我会向陛下进言。张让最终做出决定,声音低沉而坚定,你去告诉送信的人,让张羽静候佳音。不过...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告诉他,以后不要忘恩。
左丰躬身应是,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内室。
张让重新拿起信件,开始在心中构思明日该如何向灵帝进言。他知道,单凭这份漏洞百出的捷报还不足以打动皇帝,必须...加点料才行。
次日清晨未央宫正殿内,汉灵帝刘宏懒散地倚在龙椅上,眼皮半垂,似乎对即将开始的朝议毫无兴趣。张让站在御座右侧,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最后停留在大将军何进身上。何进身材魁梧,一身朝服穿得笔挺,正与身旁的袁隗低声交谈。
陛下,张让上前一步,声音尖细却清晰,巨鹿侯张羽有捷报传来。
汉灵帝微微抬眼:哦?念来听听。
张让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声音陡然提高:臣张羽启奏陛下:自受命讨伐反贼以来,臣率部转战冀州,连破黄巾反贼数十营,斩首万余级,收复城池七座,很多贼首已仓皇逃窜。冀北之地,贼患已平!
殿中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何进眉头紧锁,与袁隗交换了一个怀疑的眼神。
好!好!汉灵帝刘宏拍了拍手,脸上终于有了些神采,张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张让趁机上前:陛下,巨鹿侯立此大功,实乃国家栋梁。如今黄巾反贼在冀、青、徐、豫、幽、兖等州声势浩大,臣以为,当授张羽都督冀州、青州、兖州、徐州四州诸军事,使其能统筹四州兵力,和皇甫嵩、朱儁等兵马共同剿灭黄巾反贼。
话音刚落,何进便大步出列: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汉灵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对惊得一怔:大将军何出此言?
何进拱手道:巨鹿侯虽有小胜,但夸大其词之处甚多。臣接到前线军报,所谓斩首万余不过虚报战功,实际斩获不足三千。且冀州黄巾主力仍在,张宝更是毫发无损。此时授予四州兵权,恐有不妥!
张让冷笑一声:大将军此言差矣。巨鹿侯战功有目共睹,若非他奋力拼杀,冀州早已沦陷。如今贼势虽未全灭,但士气已挫,正宜乘胜追击。若因循守旧,分兵而治,只会贻误战机!
张常侍此言荒谬!太傅袁隗出列反驳,四州之地,关乎半壁江山,岂能轻授一人?且张羽出身商贾,资历尚浅,如何能担此重任?
张让眼中闪过一丝阴冷:袁太傅此言,莫非是看不起商贾子弟?陛下用人唯才,何论出身?
你——袁隗脸色涨红。
够了!汉灵帝刘宏不耐烦地挥手,吵得朕头疼。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张让见状,立刻换上谄媚的笑容:陛下息怒。臣等也是为国事着想。不如这样,巨鹿侯确实战功卓着,不如先授予他冀、青、兖三州军事,保留徐州仍归朝廷直辖,以示恩威并重?
何进还想反对,却被身后的侍中王允轻轻拉住了衣袖。王允低声道:大将军,三州虽多,但比四州已是让步。若再反对,恐惹陛下不快。
汉灵帝刘宏打了个哈欠:就依张常侍所言吧。封巨鹿侯张羽为镇军将军,节制冀、青、兖三州诸军事,赐持节。具体诏令由尚书台拟定。
陛下圣明!张让立刻跪拜,眼角余光瞥见何进铁青的脸色,心中暗自得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