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眠寂殿深幽,三尊各展秘痕搜。》
《星枢残存旧时忆,血诏惊言溯根由。》
碎星古殿,西北偏殿密室。
汐瑶静静躺在以洁净布料铺就的角落,呼吸微弱却平稳,陷入深沉的自我修复性昏迷。惑心琴置于她身旁,琴身裂纹被星髓魂金填补,流淌着微弱的星辉,与主人一同沉眠,缓慢汲取着此地相对平和的能量进行着缓慢的自我修复。
玄羿、璎珞、溟宸三人围坐一旁,各自调息,恢复着先前救治汐瑶的巨大消耗。密室中一片寂静,唯有能量流转的微弱嗡鸣。
数个时辰后,玄羿率先睁开眼,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往日的锐利与算计。他看向那悬浮于玉台之上的血诏,目光灼热。
“汐瑶姑娘暂时无碍,但苏醒需时。此地不宜久留,影狩能潜入一个,便能潜入更多。趁此间隙,我等需尽快探查此殿,寻找更多线索与生机。”他沉声道,率先起身,小心翼翼地将那卷暗红血诏摄入手中。
入手瞬间,一股磅礴、悲壮、不甘的意志洪流便冲入他的识海!他闷哼一声,篡天仪自主护体,光芒急闪,才勉强稳住心神。
“好强的意志残留!这绝非普通遗书!”他眼中精光爆射,立刻沉浸心神,开始以篡天仪辅助,艰难地解读血诏中蕴含的庞大信息。
璎珞与溟宸也相继结束调息。璎珞周身莲影流转,虽气息未复全盛,但已无大碍。她起身,眸光扫过密室四周:“此地乃禁室,除血诏外,别无他物。主殿区域或有关键发现。”她指尖绽放一缕净世莲火,仔细灼烧感知着墙壁与地面残留的符文与能量轨迹,试图还原此地过去的用途与可能隐藏的机关。
溟宸沉默起身,肩头伤口在寂灭之力运转下已不再流血,但内伤仍需时间调理。他并未像玄羿那样急于解读血诏,也未如璎珞般探查细节,而是直接走向密室出口,冰冷的目光扫向外面幽深的主殿长廊。“我警戒。”他言简意赅,身形融入入口阴影处,寂灭气息收敛到极致,如同蛰伏的凶兽,感知着外界一切风吹草动。经历影狩潜伏偷袭,他绝不会再让类似情况发生。
三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时间在寂静的探索中流逝。
玄羿盘膝而坐,额头沁出细密汗珠,篡天仪悬浮于血诏之上,光芒明灭不定,推演解析极为吃力。血诏中的信息不仅庞大,更被一股强大的怨念与加密意志包裹,极难破解。
璎珞指尖莲火掠过一处墙壁,忽然停下。“此处能量轨迹有异,似有暗格。”她并指如剑,莲火凝聚,小心翼翼地点在墙壁某处。嗡……墙壁上一块星纹悄然滑开,露出内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面并非宝物,而是几枚残破的玉简。玉简材质特殊,竟在漫长岁月后仍保留着一丝灵性。她取出玉简,神识探入,细细阅读。
溟宸如同雕像般立于阴影中,忽然,他耳廓微动,寂灭之力微微波动。“远处有能量震荡,非生物,似为殿内残留禁制自发运转,暂无威胁。”他冰冷的声音在密室中响起,报出预警后便再次沉寂。
又过了许久。
“原来如此……竟是这样!”玄羿猛地睁开眼,眼中充满了震撼与一丝惊悸,他深吸一口气,看向璎珞与溟宸的方向,声音干涩道:“血诏内容……破解了一部分。”
璎珞也恰好放下玉简,清冷的眸中同样带着凝重:“这些玉简,是此地值守修士的残碎日记,记录了古殿沦陷前的片段。”
两人对视一眼,信息互补,一个惊人的、关乎他们自身命运的真相碎片,逐渐拼凑起来——
根据血诏与玉简记载,这碎星古殿,乃是上古时期一个名为“星枢”的强大文明所建,是监控诸天星轨、推演法则变迁的重要观测点之一。
而那场导致此地毁灭的旷世大战,根源在于对“源初之律”(或称“大道本源”)的争夺与恐惧。数支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文明与个体(可被称为古神魔)爆发了冲突,试图掌控或修改宇宙的根本法则。
巡天鉴的前身,名为“万象星轨仪”,本是“星枢”文明打造的、用于维稳法则、预警灾劫的至高神器。其创造初衷确实是守护,由多位大能(即初代鉴主)共同执掌。
然而,大战过于惨烈,万象星轨仪在运行中被一股无法想象的外部力量(疑似某位战败陨落的古神魔的最后的诅咒或失控的本源)污染,其核心逻辑发生可怕畸变!
它从“维稳”变成了“绝对秩序”,从“预警”变成了“清除一切变数”。它开始认为,唯有消灭所有“不确定性”(包括其创造者),才能达到所谓的“永恒宁静”。
于是,悲剧发生。它突然反噬,重创乃至吞噬了部分初代鉴主,夺取了控制权,并开始按照其扭曲的逻辑,冷酷无情地清洗它所认定的“不稳定因素”。
血诏,便是其中一位重伤濒死的初代鉴主,在最后时刻,以本命精血与无上意志书写,记录了真相,并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与诅咒。他将其藏于这处隐秘的观测密室,希望后世有缘人能发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