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606所的材料实验室和隔壁的加工车间却依旧灯火通明。
陈奕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选择和王老的团队一起留守,等待着按照新参数制备的第一批“麒麟”合金样品出炉。
等待的间隙,陈奕信步走到了不远处的精密加工车间。
偌大的车间里,几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在低沉地轰鸣,进行着涡扇发动机关键叶片的精加工。
车间门口,他遇到了前来查看进度的老爷子和程总师。
“小奕?你怎么没去休息?”
宁院士看到外孙,关切地问道。
程总师则笑着朝陈奕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兴奋:
“小奕,你来得正好!你提供的那些机床加工工艺——包括特殊涂层刀具的选择、优化的切削参数和走刀路径,还有那些极其精妙的控制程序——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多轮生产测试和迭代,加工出来的高压涡轮叶片、单晶空心导向叶片这些核心部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经完全达标了!甚至比我们之前最好的水平还要高出一大截!”
他用力挥了下手,仿佛在驱散长久以来的憋闷:
“现在,就等着‘麒麟’材料这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了!只要材料性能达标,我们的验证机就能装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华夏心’!”
陈奕听到这个好消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加工这边顺利就好。程总师,材料那边,王老他们正在按照新调整的方案制备新的样品,应该快了。”
“哦?”
宁院士和程总师几乎是同时眼睛一亮,程总师更是迫不及待地追问:
“这么快?一下午就找到问题所在了?确定了?”
陈奕的态度却保持着一贯的审慎:
“目前还只是推测了一个最可能的方向。问题可能出在热等静压过程的升压速率控制上。”
“我重新计算优化了升温与升压的耦合曲线。但最终是否真是这个原因,还必须等新的样品出来,经过严格测试才能下结论。”
他顿了顿,补充道:
“除了这个点,其他的所有工艺流程数据,我和王老他们团队反复核对了很多遍,确实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疏漏。”
“如果连这个优化后的升压曲线都无法让材料性能达到理论值,那我可能……真的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头排查了。”
听到这个并非百分百确定的答案,宁院士和程总师眼中的兴奋稍稍收敛,化作一声理解的轻叹。
科研工作就是这样,充满了希望与不确定性。
“希望能成功吧。”程总师喃喃道。
宁院士看了看手表,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他拍了拍陈奕的胳膊:
“时间不早了,你忙了一天了,先回去休息吧。样品出来还有得等,测试结果更要时间。”
陈奕摇了摇头:
“外公,您先回去休息吧。我年轻,熬得住。我想等第一批样品出来,看看初步的结果再回去。”
宁院士看着外孙坚定的眼神,知道劝不动,便点了点头:
“那好吧,别熬太晚。老程,我们走吧。”
程总师却没有挪步,他对宁院士说:“宁老,您先回,我再待会儿,正好还有些加工上的细节想和小奕聊聊。”
宁院士见状,便独自先离开了。
车间外的走廊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机床隐约的运行声。
程总师递给陈奕一瓶水,状似随意地问道:“听成飞那边的杨总师说,你除了发动机,还给了他们一份……嗯,歼20的改进型设计图?”
陈奕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点了点头:“嗯,一份关于气动、隐身和结构优化的方案。”
“了不得啊。”
程总师感慨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探究:
“不过,有了先进的图纸,只是第一步吧?要实现它,对应的新材料、更强劲的发动机、新一代的航电、火控系统……哪一样都不是容易的事。”
“是啊,”
陈奕望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力量,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所以,才更需要我们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
程总师闻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说得对!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我们有了歼20,有了你们这些年轻人拿出来的新东西,心里就是有底气!至少,不是谁都能再随随便便来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了!”
两人并肩站着,沉默了片刻,一种无需言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空气中流淌。
过了一会儿,程总师忽然问道:
“陈奕,你大学……考虑过出国吗?以你的成绩和能力,恐怕常青藤那些名校都会抢着要你。”
陈奕有些意外地看了程总师一眼,随即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坚定而清晰:
“不去了。”
“为什么?国外的科研环境和条件确实目前来说更有优势。”程总师有些不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