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热乎的黄焖鸡米饭,陈奕感觉身体的疲惫驱散了不少,精力也恢复了一些。
他站起身,从衣柜里拿出厚重的羽绒服穿上,又顺手从柜子深处抽出一条厚厚的毛毯卷起来装进包里。
楚箫看他这副全副武装还要自带铺盖的架势,惊讶地问:
“小奕,你这……现在还要去实验室那边?都这个点了,还下着雪呢。”
陈奕拉上羽绒服拉链,把毛毯调整到一个舒服的位置,点了点头:
“嗯,学长那边的项目到了最后收尾的关键阶段,早点搞完,大家都能早点放假回家过年呗。”
他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去完成一件普通的作业。
赵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敬佩:“辛苦了小奕,注意身体啊。”
陈奕笑了笑,刚拉开门,一股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片就灌了进来,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缩回身子,跑到自己桌子底下,拖出来一个纸箱,里面是满满一箱24瓶装的罐装咖啡。
“哦对了,这个,”
他拿出几瓶塞进自己背包,然后把剩下的往前推了推,
“前两天买的,你们要是熬夜画图或者搞你们那个机甲,就从这里面拿,提提神。最好在放假回家前给喝完,别浪费了。”
三人看着那满满一箱咖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赵宇嘴角抽搐了一下:“小奕子……你这怕不是想让我们直接通宵到天亮,彻底告别睡眠吧?”
楚箫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地补充:
“这剂量,是打算让我们集体体验心跳过速的感觉吗?”
陈奕被他们的反应逗乐了,笑骂道:“想什么呢!又没让你们当水喝!我是说需要的时候喝一瓶。你们也可以给秦璐她们带几瓶啊,她们不也在跟你们一起鼓捣吗?”
他指了指那几个女生可能也在熬夜。
说完,他不再多留,拿起靠在门边的伞,再次推开门,身影很快消失在楼道口和漫天风雪中。
寝室里,三人看着那箱咖啡,互相看了看,最终还是赵宇叹了口气:
“得,小奕的心意,收着吧。说不定真用得上。”
陈奕撑着伞,顶着风雪,再次回到了那座在夜色中静谧矗立的实验室大楼。
车间里依旧灯火通明,那台机床在灯光下静默等待。他熟练地换上超洁净服,经过风淋,重新踏入那片纯白领域。
操作台上,封装好的五枚芯片静静地躺在防静电盒中,如同即将出征的将军。
旁边是五块不同功能、不同布局的PCB空板。
接下来,他要为这台机床打造它的“神经网络”和“指挥中心”——控制电路板。
他首先拿起主控制系统的PCB板,开始为高精度的桌面贴片机编写元件坐标程序。
这不是简单的拖拽放置,需要考虑成千上万个微小元件的精确位置、拾取顺序、贴装角度、吸嘴型号匹配,以及如何避免干涉、优化路径以减少生产时间。
每一个坐标点都需要反复核对,确保与PCB设计文件完全一致。
编写完坐标程序,还需要制作对应的锡膏印刷钢网。
薄薄的不锈钢板上,需要激光刻蚀出与PCB焊盘完全对应的镂空图形,确保锡膏能精准、均匀地涂抹在需要焊接的位置。
钢网的厚度、开口形状和尺寸都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不容有丝毫差错。
而这,仅仅是一块电路板的准备工作。
五块核心板卡,功能各异,布局完全不同,意味着他需要编写五套独立的、极其复杂的贴片程序,制作五张不同的精密钢网。
“一块板从编程到钢网准备,顺利的话也要四到八个小时……”
陈奕看着眼前的任务列表,深吸一口气,没有犹豫,立刻在电脑前坐定,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屏幕上,复杂的电路图和坐标数据不断滚动、调整、确认。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力的过程,需要绝对的专注和耐心。
他拧开一瓶咖啡,喝了一大口,强迫自己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成飞集团。(前文已经做出了修改)
某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内,杨威和李远航正紧紧盯着屏幕上刚刚由606所传来的最新试飞数据报告。两人的脸上都因激动而泛着红光。
“老杨!你看这数据!这推重比!这稳盘能力!还有超音速巡航状态下的稳定性!”
李远航指着屏幕上一条陡峭的爬升曲线和稳定的高速巡航数据,声音都有些发颤,
“装配了咱们新心脏的威龙,这性能……简直脱胎换骨!无论是气动布局的潜力挖掘,还是隐身性保持,尤其是这动力,远超我们现在用的太行改啊!”
杨威总师重重地一拍大腿,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笑容,但他还是比李远航沉稳一些,目光灼灼地盯着每一项细化数据:
“是啊,老李,咱们盼了多少年,就盼着能有这么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