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对着厨房里那一片狼藉——焦黑的锅底、凝固的奇怪晶体、冒着青烟的插座以及散发着诡异气味的“超导悬浮实验品”(一块勉强离地一毫米颤颤巍巍了几秒然后就彻底失效的五花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系统,”他语气沉重,“你确定‘厨艺与超导的量子纠缠’这条路走得通?而不是通往社区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片现场?”
【叮!宿主成功利用厨具及调味品演示常温超导悬浮现象(持续时长3.7秒,悬浮物重量501克),超额完成最低任务要求。奖励发放:【基于常规元素的局域超导调控技术(基础理论)】;整活点数+800。】 【评价:宿主创造性运用磁化处理与离子渗透法,虽过程充满不可控变量(如油烟干扰),但结果符合标准。整活效果卓着,直播间观众纷纷表示‘学到了(如何避免厨房火灾)’。综合评分:A-。】
一股比之前更加深邃、涉及材料底层电子排布与晶格振动调控的知识涌入林墨脑海,让他对那短暂出现的超导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这技术似乎指向一种无需极端低温或高压,仅通过特定能量场和材料配比就能在微观局域诱导出超导态的可能?
“合着我这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真蒙对了点门道?”林墨挠了挠头,看着那块罪孽深重的五花肉,“不过这奖励怎么是基础理论?说好的实用技术呢?”
【叮!基础理论是构建实用技术的基石。请宿主再接再厉,勇于整活,探索更多可能性。】 【新任务发布:【直播利用风筝牵引技术,实现一百架以上消费级无人机的高空自主组网与动态造型演示】。任务要求:组网持续时间不低于30分钟,需完成至少三次指定图案变换(图案由系统随机发布)。任务奖励:【分布式低功耗组网通信协议】、【微型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
林墨:“???”
风筝?牵引?无人机?组网?还一百架以上?
“系统你是不是从儿童频道和军事科技频道乱调台了?这组合也太离谱了吧!”林墨吐槽道,“用风筝线牵无人机?那不得缠成一大团摔下来?还组网?动态造型?你当放风筝是搞基站布设啊!”
然而系统毫无回应,只有任务界面冷冰冰地挂着。
林墨叹了口气,认命地开始研究。他先是上网搜索了一下消费级无人机,看到一百架无人机的价格后感觉心脏骤停,赶紧点开系统商城寻找“整活优惠”。
果然,在“大型整活道具租赁”区,他找到了【无人机蜂群模拟套件(基础版)】,租金“仅需”500整活点数,附带免责声明:本套件无人机已进行特殊改装,外观与市面常见产品类似,但内部逻辑与驱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请宿主专注于整活效果,勿深究技术细节。
“又是这套…”林墨撇撇嘴,支付了点数。很快,一个巨大的、沉重的箱子被无声无息地送到了他的门口,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上百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白色小型无人机。
接着,他又开始研究风筝。任务要求是“风筝牵引技术”,这关键词就很灵性。他跑到城里最大的文体用品市场,在老大爷们好奇的目光中,买了一堆最大号、最结实的传统沙燕风筝和蝌蚪风筝,又买了十几卷号称能承重几百公斤的特制风筝线。
最后,他抱着几乎比他人都高的风筝和一大捆线,气喘吁吁地回到小区,正好遇到了楼下新来的、特别热心肠的“快递小哥”和正在树荫下休息的“环卫大爷”。
“哟,小林老板,这是要改行搞民俗推广了?买这么大风筝?”快递小哥笑着搭话,眼神却飞快地扫过那些风筝的型号和线的规格。
“啊哈哈,是啊,找找童年回忆,当个追风少年!”林墨打着哈哈。
“这线可真结实,”环卫大爷“不经意”地用手摸了摸线轴,“放卫星都够用了吧?小伙子玩的时候可得注意安全,离高压线远点。”
“一定一定!”林墨连连点头,心里却嘀咕:这小区的工作人员最近怎么都这么关心我?服务态度也太好了吧。
他不知道的是,他刚离开,“快递小哥”就对着衣领低声说:“目标采购了传统大型风筝7只,超高强度聚乙烯复合线超过1500米,疑似为高空牵引作业做准备。” “环卫大爷”则补充:“线材强度经初步判断,远超普通风筝线,接近特定工业用途等级。建议关注其放飞地点和潜在风险。”
“直播间办公室”内,赵青看着林墨的采购清单和无人机箱子的内部扫描图(是的,箱子在送达前已经被无声无息地扫描过了),眉头微蹙。
“风筝牵引无人机群进行高空组网?”一位通信专家表示疑惑,“这从空气动力学和信号传输角度看都极其困难。风筝的晃动和旋转会导致无人机姿态极不稳定,难以维持编队。高空风力也会对低功耗的无人机通信链路造成严重干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