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后恩典!”皇后一听太后让自己亲自给女儿挑选陪嫁之人,不由喜出望外,立刻跪下谢恩。若是没有太后的话,她就不能光明正大的为女儿挑选陪嫁,如此一来,其他人想往公主府安插奸细就太容易了。
“起来,快去净个面,你女婿还在外头呢,往后要少唤他进宫了,今儿见一见,有些事也得点一点才是。孩子年纪没经过什么事,可得多提醒着,免得真着了算计。”太后是真心向着皇后和大公主五皇子,否则不也会出这样掏心窝子的话。
“是,儿媳全听母后的。”皇后心中充满了对太后的感激,她赶紧退下净面,回头好见女婿。
少时,一头雾水的公孙元青走了进来,这不年不节的,太后突然传他进宫,公孙元青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臣公孙元青叩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公孙元青跪下磕头,态度很是恭敬。
“元青啊,快起来吧,是哀家闲极无聊,便传你进宫陪哀家聊,你不会不愿意陪哀家这个老太婆吧?”太后完全用闲话家常的轻松语气与公孙元青话,让公孙元青紧张的情绪立刻缓解了许多。
“能陪太后娘娘话,是臣的福份。”公孙元青浅笑道。
皇后并没话,只是满眼慈爱的看着公孙元青,果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皇后虽没开口,可眼中的满意欢喜都快溢出来了,看的公孙元青心里直发毛。
太后与公孙元青聊了几句,问候了他的祖母母亲,又问了问公孙元紫和公孙元娘兄妹二人,提到公孙元娘,太后笑着问道:“元娘开始相看人家了么?有没有合适的,若是有相中的,哀家下旨赐婚。”
公孙元青喜出望外,立刻跪下替妹妹谢恩,将来无论他妹妹嫁入哪一家,有太后赐婚诏书护身,她的妹妹都会更多了几分底气。
“母后,臣妾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母后可否允准?”皇后听公孙元青提到公孙元娘,心下一动,便向太后笑着了起来。
“哦,你有何不情之请,且来听听?”太后笑着问道。
“臣妾想请平戎郡主和公孙元娘进宫陪芸儿住一阵子。”皇后笑着道。
太后立刻明了皇后的用意,让皇甫永宁进宫,是想让她贴身保护大公主,而公孙元娘是大公主唯一的姑子,大公主若想与婆家相处的和睦,这姑子可是会起到极大作用的。
“嗯,元娘进宫自是没有问题,可是宁丫头那里……”太后犹豫起来。
“母后,焕儿的大婚之期也只不过半年了,臣妾虽不才,自认还是能教教永宁的,让她和芸儿一起学,不定还能学的更快些。”皇后对太后低声道。
太后眼睛一亮,对啊,她怎么将这一茬给忘记了,对皇甫永宁来,比起追查刺客之事,学会做一个称职的乐亲王妃,这个更重要。
“好,就依你之言。”太后立刻拍了板。
公孙元青听太后和皇后提起皇甫永宁,不由的心头一跳。他已经在强迫自己彻底放下对皇甫永宁的心思,可是皇甫永宁是第一个让他动心之人,又岂是放下就能彻底放下的。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只怕舍妹愚钝,万一……请娘娘收回成命。”公孙元青知道不论是皇甫永宁还是他的妹妹,都极不愿意进宫的,便赶紧跪下推辞。
“元青,你不必担心,她们进宫之后与芸儿一处居于本宫的风仪宫中,本宫会亲自教导她们,将来于元娘的婚事也是有益处的。”皇后当然知道公孙元青担忧的是什么,她也没将公孙元青当外人,所以的尽是实话。
“这……舍妹性子直,若是……还求娘娘不要……”公孙元青不好直接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想什么都不,声音难免犹豫纠结。
“元青你多虑了,元娘是个好孩子,本宫很喜欢她,她和芸儿也是相熟的,芸儿也不是个要人强的,不会让元娘受委屈的。”皇后索性将话的再明白不过,倒让公孙元青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太后笑着道:“元青果然有长兄风范,很是疼爱呵护弟妹,这一点和芸儿很象,芸儿对弟弟妹妹们也是极好的。”
公孙元青听太后刻意提到大公主,只能低头浅笑。自订婚之后,他与大公主见过两三次,知道那是个美丽温柔,眉宇之间笼着轻愁的姑娘,让人瞧着有些心疼,可是他却没有对皇甫永宁那样的心动感觉。
叹只叹造化弄人,就算是再没有心动的感觉,他也得和这个尊贵的公主共度一生。公孙元青已然暗自打定了主意,既然不能夫妻相得,那便相敬如宾吧。
皇后一直非常关注公孙元青的神色,见太后提到女儿之时,公孙元青脸上只有浅笑却没有少年心动的欢喜,皇后心头一沉,不免开始为女儿担心。
“明儿哀家就派车将她们接进宫来。元青,难为你陪哀家这个老人家聊,真是个好孩子,来人,将前儿皇帝送来的那对血参拿来,元青啊,你祖母也有了春秋,拿回去给她补补身子。我们这一辈的人,不多喽……”太后回宫之后也没有得到休息,此时已经很累了,因此也不与公孙元青多聊什么,赏了东西好打发他出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