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麾下完全不同,文事武办,各县靖字军将领兼任父母官,李敬一声令下,各地毫不犹豫执行,这种执行力,从州县推动到乡镇,到村落,州县政务记录很完整,各种春耕,劳役,征兵,募工,开矿的林林种种政绩自成一个体系,让李纲都感觉有些恐惧。
这小子太妖孽了。
行军打仗如天马行空也就算了。
治理地方也这么厉害。
如今梁扬祖各种改革,山东两路与其说是试点,不如说都在预演。
很多举措,他都没有看懂,在当地吏员的解释下,才知道已经开花结果了。
别看当初梁扬祖在朝廷一席继续推动整改的言辞惊天动地。
可远没有巡视山东东路给李纲带来的震撼大,他到登州不是来找朱琏的,而是泡到了登州州衙,这里有李敬任职山东以后完整的政务资料。
不过李敬有些施政举措,他真是看不懂啊,连州衙吏员也解释不清楚。
正巧,这小子回来了。
登州码头到临海居道路并不远,看着李敬跟着朱琏一起下了马车,去了楼上的小厅。
眼看梁扬祖迫不及待的跟上去。
李纲有些心里有些慌乱。
怎么跟这小子开口哇?
这可不是行军打仗之事,自己可没少倚老卖老,说自己当官的时候,李敬还在玩泥巴。
这小子随便给自己顶几句,他堂堂右相都下不来台。
硬着头皮的李纲,还是跟在梁扬祖身后,一起上了二楼。
梁扬祖,李敬都还没来得及开口。
朱琏先说了。
“正好左右相都在,今年恩科,梁相把礼部,教部一起汇总的会试试卷带来了,做了初步排名。学子们考完太学的考卷也随船押运到了登州,你们都说说,殿试放在登州比较好,还是放在汴梁,!”
恩科的主考官是陈过庭。
经历了靖康之难,陈过庭又到西洋见识了一番火器对于藩国的碾压。
征求了李敬的意见。
恩科的试题难度不大,诗词考校的更多是品格,策论表面上针对西夏,吐蕃,大理,西域的诗句,其实也是筛选主和派那种迂腐到不顾气节的学子。
单独出了两道占比不大的试题,结合了一些太学和三司吏员考试的考核内容,重点放在杂学。
经历了复兴报对市场,时事,朝廷政策的轮番轰炸。
学子们也开始一手准备科举,一手准备太学和三司吏员考核,也没有济南那样抗拒杂学了。
总的来说,汴梁恩科井然有序。
陈过庭评论考题中不难看出,说这一届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其能力远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济南府三司吏员,稷下学宫考核的学子之上。
喜欢从靖康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从靖康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