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暗暗点头。
吾儿与为父想到一块去了!
“臣也认为房大人吃法可行,正所谓乱世需用重典,若是不使用雷霆之势,让那些幕后之人畏惧,那今后大唐只怕是会出现更多的乱子来。”
杜如晦沉声道。
嗯,克明这话说得在理。
就在李世民犹豫的时候,李佑的心声再次响起。
【乱世?老杜今天怕是喝了假酒吧!】
【李二也是,杜如晦骂你统治下的大唐是乱世,这不骂你么!居然还没反应过来,傻乐!】
额...
李世民脸色有些尴尬。
朕统治下的大唐当然是太平盛世!
【我敢打保票,真要是动武,今后会越来越多的暴乱发生,按下葫芦浮起瓢,大唐能镇压多少?】
【其实...咱也不是反对动武,而是在没有彻底锁定敌人之前,动武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一旦局面恶化,大唐再想征服全世界,那将没有任何可能!】
【现在最重要就是沉住气,将中毒案、灭团案尽快侦破,将真相公之于众,然后发动群众的力量,把那些隐藏在黑暗当中的老鼠全部揪出来!】
【如此便可以一劳永逸!】
【走群众路线,才是大势所趋!】
李世民在听到李佑的心声后,脑袋里面的思路越发清晰。
特别是这群众路线,总结得很精髓啊!
想当初大汉高祖刘邦不过就是靠着这一招建立大汗王朝的么!
他李世民要是没有百姓们的拥戴,也不会打下这大大的江山。
也难怪李世民对于‘群众路线’如此深以为然,其实李世民自己也就是一位走“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
要不然也说不出,百姓如水,朝廷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来。
“陛下以为如何?”
房玄龄见李世民一直为表态,主动开口问道。
李世民自然是摇头,“诸位爱卿的分析倒是没有问题,不过...朕还有更好的想法。”
哦!
此话一出,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是面面相觑,接着齐声道:“请陛下示下!”
开玩笑。
其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是实在是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现在李世民居然有好办法,他们自然是要洗耳恭听了。
“如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如同老鼠一样躲在暗处,他们是谁?在哪?有多少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一味动武,只会导致百姓远离朝廷!而我们却依旧是什么都得不到。”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主动走进百姓,让百姓成为帮手,如此朕坚信这些人迟早会被一网打尽!”
闻言,房玄龄等人皱眉思索,接着也都缓缓舒展眉头,神色也从疑惑变成了恍然。
“陛下分析得对,是臣等浅薄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所以此事急不得,朕已经让百骑司、金吾卫联合调查,相信很快就有进展,诸位爱卿可以想一些办法调动一下长安百姓的积极性,若有人知道什么,只要消息属实,一律奖赏!”
“还是那句话,要和百姓打成一片,成为朋友!”
“千万不要端起官架子,无法和百姓打交道,那都是不称职的官!”
话音落下。
房玄龄等人神色惊叹,甚至木讷,都是在笑话李世民说的这些话。
内心也都感叹,陛下现在说话真是越来越深奥了。
【啧啧,这是进化了么?都晓得和百姓打成一片,这觉悟...一个字——高!】
【真要是教员看到了,想必也会很欣慰的。】
【不过如今南诏、西突厥使团几乎团灭,南诏国还好,如今连南诏国王都在长安住着,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这西突厥可就不一样了!】
【突厥兴起时,土门可汗弟室点密西征,役属西域铁勒各部、葛逻禄、拔悉密等诸部。室点密先是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以后又同拜占庭结盟,进攻波斯。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今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把汗庭迁到石国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驻西域各国,收敛征赋,控制丝绸之路,极盛势力范围东起敦煌,西尽里海,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
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但部分西突厥部落因不服唐朝的管制,举族西迁,尔后他们和他们的后裔继续活跃于西亚的历史舞台上。】
【东突厥已经被灭,西突厥如今已经是成为大唐周边番邦当中最为强大的力量!】
【更为关键的是西突厥是大唐和西方阿拉伯王朝、罗马帝国的中间地带,西突厥倒向大唐,那就是大唐西北门户,说了白了就是咱们家看大门的,但若是西突厥倒向拜占庭帝国或者是阿拉伯帝国,立马就会变成西方征伐的先锋、跳板!真要是这样,到时候大唐会相当难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