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将军还是暂时忍耐。先将小津岛弄到手再说。”森道。
“嗯……”
提起小津岛,上宫信玄微微点头。
的确,先将这宝岛弄到手,才是实实在在的大利益。
至于这次在苏元这里的栽了跟头,他以后一定要找回来。
……
海州。
作为大周十二州之一,海州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
它沿海而建,拥有成片成片的滩涂,每天被海浪冲上岸的鱼虾都不知凡几,住在附近的百姓每天出来捡捡,都能保证自己吃喝。
且海州建有多个渡口,海运发达,好几个州都要从它这里经过、走商,只靠过路费和船运费就能收得盆满钵满。
正因如此,海州是很富裕的一州,在十二州里能排进前三,老百姓们的日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安逸。
再加上施家一族世代经营,各代家主都是性情比较温和之人,对待百姓不横征暴敛,这才让海州发展得如此之好。
但随着苏元起事,尽管战事一直发生在江北,但对于江南的影响也在慢慢扩大。
尤其是在苏元攻打京城时,海州可以说是最早响应庆襄皇帝勤王号召的,第一时间就派出数艘大船,搭载数万士兵,前往京城救急。
当初大皇子周丞所率领支援李贵的士兵,便是从海州去的援兵。
结果……
去支援京城的海州兵,和本地京军一样,死伤惨重,甚至还带崩了本地京军。
海州兵大多没经历过战事,多是“少爷兵”,到京城后见到那么惨烈的战场、那么凶悍的北安军,也是有些被吓傻了,因此才会出现一触即溃的惨败。
这一战可以说是给海州留下了巨大阴影。
若说江南八州里,哪一州的百姓最害怕、也最恨苏元,那一定是海州。
因为那些海州兵也都有亲戚朋友,他们死在京城,亲戚朋友自然会愤怒,会憎恨苏元。但他们也会恐惧,害怕苏元有一天会打过秦江,打到海州来。
至于其他江南七州,当初派去勤王的兵团还没到,京城就陷落了。因此那些兵团都又回去,从始至终就没和北安军交战,也就谈不上太多的恐惧和憎恨。
这也是当周丞说海州州牧施明私通苏元时,百官震惊的原因之一。
因为在江南官员们看来,海州是最恨苏元的州,怎么会去和苏元私通呢?纯粹是胡说八道。
现在,原本十分富裕安宁的海州,最近也变得风声鹤唳。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士子官员,都在严密关注着北安军的一举一动,简直比南周朝廷还要更在意苏元。
施明这个州牧,更是接连不断派密探过江,潜入京城,试图打探情报。
这日,他正在府上处理公务,下人前来汇报,说是云州州牧尤图来了。
施明大感意外,连忙出府迎接。
来到府外,他看到尤图正从轿子里出来,走上前去拱手道:“尤兄。”
“施兄!”
尤图见到施明很高兴,从轿子下来后十分亲昵地搂了搂施明肩膀。
施明身材高大,样貌儒雅,尤图则身材矮小。为了配合,施明不得不微微矮下身体,才能让尤图揽住他肩膀,场面不免有些尴尬。
好在二人都不在意,拉着手臂进入府邸。
到会客室坐下,下人端来茶水。
两人浅酌一口,施明道:“多日未见,尤兄还是那么洒脱。”
“哈哈,施兄就别挖苦我了,每次见到施兄,我都自惭形秽。和施兄一比,我这模样实在令人汗颜啊。”
“呵呵,尤兄这是哪里话。容貌乃是天定,但尤兄忠君爱国却是无人能比。圣上南来后,还是尤兄极力迎接,反观我等,就有些怠慢了。”
“唉,做臣子的,总要为圣上尽心尽力不是!”
“尤兄所言极是。”
二人喝了会儿茶,施明见尤图不主动说明来意,自己便率先询问。
“尤兄……不知尤兄此来海州,有何要事?”
尤图闻言微笑不语。
施明心中了然,让下人们都退下。
房间内只剩二人时,尤图才慢慢道:“施兄才智过人,莫非猜测不出?”
施明轻轻一叹:“是了。看来尤兄是为在下抗拒圣旨之事而来吧。”
尤图默认。
施明又是一叹,这次十分沉重:“尤兄,我为何违抗圣旨,已经在奏折中写得清清楚楚。圣上看了,难道就没半点意动?小津岛若给予东倭,则海州危矣。海州危,则江南八州皆危!”
“这个理,我自然是懂的。”
尤图能理解施明,且后者的话十分有道理。
如果海州出事,那整个南周都要动荡起来。海州这么富饶的一州,倘若真让东倭得去便宜,那本来就不断扩充兵力的东倭,实力必定会更加壮大。
到那时,想要再遏制,说不定就为时已晚。
“可是圣上不懂啊。”尤图说,“圣上现在一心就想夺回江北,消灭北安军。为此才一心要争取东倭的帮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