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将军瞧星空瞧得出神,可是有心事?”
这一幕恍如几日前玉茗站在殿外的样子,只是才几天时间,就是一副物是人非的景象
降宫:“不过发了一会呆”
南星:“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将军是在为叛贼刘铭的去处而担忧”
降宫来的这一段时间里,趁着闲暇时间,也了解此次的平叛情况,刘铭逃走,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如今听南星这么一说,他反而有点上心
降宫:“我看过军情奏报,说刘铭从宫中逃走时,曾故意给王军埋下了障眼法”
南星:“不错,当时玉茗将军还与在下讨论过,哪个最有可能是真的刘铭,不知道将军是什么看法”
没成想南星忽然问了这么一句话,降宫想了想,才说道
降宫:“往哪走都不要紧,我最怕,他与冒稚金有所勾结”
听到降宫这么说,南星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降宫看到南星有些不明所以的笑了,有些疑惑,南星马上解释道
“怪不得都说成英军与两位将军心如出一辙,当时玉茗将军也说最怕往北面逃走的那个是他”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降宫也想会心一笑,但是有些笑不出来,只好说道
“若是提前有所隐瞒行程,迂回前行也是有可能”
南星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两个人又说了几句玉茗在的情况,因着明日大军开拔,很快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降宫有些睡不着,左思右想之下,起身动笔写了一封信,内容是要注意刘铭的踪迹
信,是送给姚逸风
只是他不知道,姚将军也在返程的路上,因着姚与庆跟皇上求得恩典,姚逸风自身也十分牵念朝廷里的情况,牵念成英军和降宫的情况,所以在打退侵犯,边境安危之后,姚逸风也开始回程。
几路人马都在返程的路上,可是对于右安府里的人来说,没有人能真的回来
降宫带军带的急,原以为是需要过年之后才能回去,没想到,回到京都之日,竟然是在除夕当日
降宫一路上不停的打听成英军的消息,皇上他能刻意瞒得住将军府的人,不过是因为她们在禁足,天下悠悠众口,如何是一张圣旨,能封得住的
很快,降宫就得知水芝、月华还有香祖接连战死的消息,死因也大多在传言里有过了解
所以一回到京都之后,降宫哪里也没有去,直接就进了王宫去寻皇上
因着连番大捷,又赶上过年这个时令,整个王宫之中,一副欢乐景象,降宫心里哀伤更重
皇上正在跟姚与庆讨论什么,一见到降宫进来,皇上就想起降宫在伊姿境内擅作主张,私自担了玉茗的责任,心里有气,可是又听闻降宫此事处理的十分漂亮,朝廷和王军挽回了不少形象,称赞之声遍地,皇上的火又有些发不出来
降宫:“皇上,臣,特来请罪”
皇上:“将军何罪之有”
降宫:“臣在边境,为了朝廷和王军,私下军令,有违皇上圣旨”
皇上:“看来将军还有自知之明”
这是责罚之语,除了点头说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刘璋看着降宫低眉顺眼的模样,没有再进行苛责,只说道
“既然爱卿知错,事情又处理的圆满,那朕就不再行处罚,将军回府去吧,好生过个新年”
最后这一句,倒是也带着几分真情
降宫没动,想开口问问成英剧其他已故的将军尸体何时送回右安王府,只是还没等降宫开口,姚与庆就先开口说话了
姚与庆:“皇上,左然将军此番事情处理的极为漂亮,朝廷和王军在伊姿境内声望甚高,就连将军本人,都是处处称颂将士一体体恤臣下,皇上如果不赏将军些什么,岂不是让天下人瞧皇上薄情”
姚与庆这话说的挑拨离间,不是什么好话,尤其后半句,降宫一听就听出来了
正待降宫开口反驳,皇上也被姚与庆的话挑的有些心头火气,这小皇帝不知道是心智尚未成熟还是实在不是帝王之料,心胸狭隘的厉害,总是能被姚与庆挑拨到要处
本来皇上就提防两个将军府的人功高震主,姚与庆的话,说的好像天下只知道他降宫降宫,不知道皇上
刘璋抬手制止了降宫的话
降宫皱了皱眉,叹了一口气
刘璋:“那依舅舅所言,朕该赏大将军些什么”
姚与庆认真的想了想,然后说道
“听闻此次平叛的几路成英军,都已经战死,现在各路大军都已经班师回朝,各位战死的将军遗体还存在上武司,既然过年里各府团圆,不如也在今日,让各位将军回家吧”
听到姚与庆这么说,降宫的眼眸急剧的收缩了一下
今日是除夕之日,日落之后,就是除夕之夜,姚与庆要在这个时候送各位将军的遗体回将军府,将军府里的那几个丫头
如何承受的住啊
似乎刘璋也觉得此事是有些残忍,脸上出现了犹疑的神色,姚与庆看着皇上有些裁决不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