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儿妹妹往厨房那边去了。”
叶玄回头看了看,见莫澜正在小厨房里忙碌着什么,也便没有在意这些了,无奈的笑了笑后,道:“今天小年,本应当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我身为人子却无法孝奉于严父慈母膝下,心中有愧,只能靠抄写《孝经》排遣排遣了。”
“燕表兄的这份孝心一定会传达给姑母的,姑父的在天之灵看见,也一定会很欣慰的!”唐辰儿看着叶玄,神色认真的说道:“要是我以后见了姑母,就把今天的事情讲给她听,她一定会非常高兴!”
叶玄看着她有些较真的表情,轻轻一笑,然后岔开话题道:“今天小年,你不在东院收拾屋子,祈愿灶神,跑过来干嘛?”
唐辰儿理所当然的说道:“你昨天不舒服,我今天当然要过来看看!怎么样了,好些了没有?”
叶玄笑着点点头,道:“已经好多了,谢谢你的药参!”
“没事了就好!”
唐辰儿正准备再说些什么时,一个后宅的丫鬟忽然出现在了月亮门外,对她福身行礼道:“辰儿小娘子,老爷让您现在去后宅一趟?”
唐辰儿皱了皱眉,看向那丫鬟问道:“怎么啦?爹找我有什么事吗?”
那丫鬟摇了摇头,答道:“老爷没有说,奴婢不知道!”
“嗯,好吧,我这就去!”
唐辰儿说完,起身向叶玄告辞后,就带着怡儿出了西院,往后宅的方向而去了。
莫澜见唐辰儿离开,这才放下手里的活,从小厨房里走了出来,然后默不作声的把石桌子上的茶壶茶杯和笔墨纸砚一一收进房中。
江左祭灶的风俗和中原大同小异,白天清扫庭院,忙忙碌碌一整天,到得晚上,才真正热闹起来。
与在洛阳时相同,建康百姓祭祀灶老爷时,也显得十分虔诚,家家户户大门前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祭祀品,只不过中原的主要祭品是黄羊和豚酒这一类的,而到了江左,则变成了肥美多汁的江鱼和河鲜,豚酒也换成了香甜可口的米酒。
白天筹备祭品的时候,唐辰儿还悄悄告诉叶玄,其实这些祭品到第二天一早起来的时候,就都不见了踪影。
虽然城中百姓人人心知肚明,这些祭品其实是被那些乞丐流民偷去了,但所有人都乐得说是灶老爷昨晚光临了,自然也是图个吉利。
所以,至汉末以来,灶老爷祭品的规格便一升再升,从一开始的灶糖面饼渐渐变成了如今的酒肉佳酿。
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夜幕降临后,唐辰儿一直在后宅陪着唐母杨氏,而唐孚则带着需要人照料的唐睿和满脸不情愿的唐誉来到西院,叫上叶玄后,出门送灶。
出了唐家大门,唐孚先是令下人们将丰盛的祭品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门前,然后又亲自抱起酒壶,一掌拍开封泥,将满满一壶佳酿全部泼洒在了唐家大门上,一时间,五护巷内酒香四溢。
忙完了这些,唐孚又叫唐誉回屋去取来了去年除夕时画好的灶王像,然后供上麦糖、清水、料豆和秣草,领着众人拜了三拜后,焚烧画像,是为送灶。
叶玄在后面静静的旁观着这些,时不时上前帮一把手,心中没有丝毫节日的喜悦,因为算下来,他已经有三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过祭灶节了。
上一次父亲带着他送灶神时,还是永嘉五年在洛阳的时候......
送完了灶神,唐家还有一件事也十分重要,那便是清算这一年所有的账务。
所以,跟着唐孚出来的唐家下人们早就蓄势待发了,只等唐孚一声令下,立刻就一哄而散,各自奔着早已挑好的债户而去了。
这一点叶玄此前是从来不知道的,对于商家而言,讨债最多只能到除夕,所以这些时日,也是催债讨债最多的时候。
对唐家下人而言,他们若能成功讨回债务,只要不闹得人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就能从主家手里得到不少的赏钱,自然十分乐意去做这样的事。
送完灶神后,厅堂的晚宴也是必不可少的。
唐家诸人济济一堂,就连唐孚那两个平日里极少出门的侍妾都出面入席了。
对于这两个女人,叶玄倒曾偶尔见过一次,也听唐辰儿提起过,一个是唐母杨氏的贴身丫鬟,另一个是风尘女子,面容都算上乘,只是没有诞下一儿半女来,所以在唐家地位很低下,今日因为是小年,讲求团圆,这才有资格入厅堂。
叶玄对于此,只是扫了那二人一眼,便没再多想什么。
唐誉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躲在自己住的南院不敢出来吃饭,而叶玄近来也不怎么来厅堂吃饭,所以两人也是有很久没在席宴上碰到过了。
今天,唐誉看到叶玄,似乎心中依然有些发怵,急匆匆的和唐睿换了个位置后,便不再敢往这边多看了,更不敢大声说话。
也因为这样,让席宴的气氛显得有些冷清,多数时候是唐孚夫妇和唐辰儿说一些生意场上的事,偶尔还会问一下叶玄的想法和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