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TVB的未来,赵政一直都很看好,即便自己拥有了振夏卫视(丽的电视台),他还是这么认为的;对邵六叔人品,赵政更是非常敬重,因而他这番股份转让的操作,让邵六叔拥有的TVB股份一举过半,形成了控股,让邵六叔和方怡华对赵政很是感激。
继而可想港区两大高收视率的电视台现在和未来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对振夏系不利的新闻,赵政相信,只要邵六叔在世,只要方怡华对TVB还有掌控力,TVB对振夏系有关新闻播报的有利局面就会一直存在,赵政的这番操作一边是扶持了港区华资,一边几乎可以说是掌控了港区电视媒体的宣传渠道,有时候要对于一家公司能形成影响力不一定需要入股或者控股,当然这个前提必须是那个公司的掌控者人品过硬,懂得感恩的,赵政和振夏系在港区的基础与根基又在无形之中加强了一个层次。
至于汇丰,赵政知道现在还不是进一步对其打击的好时机,赶走了沈壁已经是一大成功了,赵政也知道沈壁和汇丰都不会甘心的,或许沈壁只是退居幕后也说不定,要知道沈壁可是汇丰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大班,一方面是稳固了港区央行的地位同时,开拓了海外市场,让偏居一隅的汇丰银行活跃于全球金融界,另一方面表面对于国内政府谦和卑躬,赢得了内地政府的认可,使得汇丰即便是在港区归属权确立后,依然牢牢占据了港区央行不可动摇的地位,暗地里还不断地找准机会配合海外资本大肆收割港区的金融市场,可见沈壁此人的能力是多么强悍,长袖善舞的手段使得是多么地炉火纯青。
尽管赵政很清楚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可以汇丰目前在港区金融界的地位短期内确实是没有办法动摇的,而且之所以造成目前汇丰如此被动的局面,从根本上讲并不是振夏系的刻意针对与打压,只是振夏系的正常防御,这才让港英政府和大英本土无话可说,要不然即便赵政和麦理浩的利益纠葛再深,麦理浩也会不断地找赵政施压的,大英本土更不会顾忌振夏系所能带来的利益,更会不断地打压振夏系,其实就目前这样的态势才是最好,让汇丰忌惮,让港府和大英本土无话可说,而振夏系的威慑力一直都在。
因此浦伟士这几个月来多次请求和赵政直接面对面沟通都被袁天帆挡下了,袁天帆告诉浦伟士,振夏系不管在港区还是在海外,一直遵循的是合作共赢的宗旨,振夏系绝对不会对汇丰如何如何,大家都安心发展即可。
虽然袁天帆一再表明振夏系和平共处的想法,但汇丰那帮人似乎觉得赵政不发话就不保险,又或者浦伟士代表的汇丰新管理层觉得自己头铁,近来居然提出了要和振夏银行换股的合作的请求。汇丰的这一合作计策可谓是毒辣异常,既然振夏系对外一直宣称是以合作共赢为宗旨,那么汇丰提出换股合作振夏系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一时间让袁天帆也愁眉苦脸。
要知道1980年的汇丰银行虽然偏居一隅,但其总资产可是达到了460多亿美元,位居全球银行业第33位,要不是沈壁觉得赵政年轻好欺负,急于想控制整个振夏系,几乎是抽空了汇丰所有的家底,给振夏系贷款了2000亿港币(当时约400亿美金),振夏系还真是拿汇丰没有任何办法的,一旦汇丰联合了振夏系所有对手,振夏系在港区可能会面临立足不稳的境况,只是沈壁太自信,太狂妄了。
尽管汇丰银行现在处于风雨飘荡的状态,可是振夏银行现在才多少资产,即便振夏银行拿出10%到20%的股份出来和汇丰换股,振夏银行又能换取汇丰多少股份,这样的股份互换不仅不利于保障振夏银行独立性,还不能在汇丰董事会上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对振夏系而言这样的合作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赵政尽管在陪同家人,可也是默默地想了很多天才想到了一些对策,他先是让何明成安排人去办理了一些公司的股份变更手续,振夏银行拥有了振夏光缆、视窗公司、众软公司、联众网络、合众客机和奔腾芯片几个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振夏系所占的股份。
接着赵政邀请了第一花旗银行、梅隆银行、高盛投资、RB三菱银行、住友银行、三井银行和罗斯柴尔德银行分成几组分别给这些公司做了估值评估,联众网络各大财团的下属银行不约而同地给与了1000亿美金的估值(这个公司高盛和梅隆银行没有获得参与评估的邀请),视窗公司加众软公司的估值600亿美金,奔腾芯片200亿美金,振夏光缆给与了100亿美金的估值,合众客机也给与了100亿美金的估值,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振夏银行总资产估值不低于500亿美金。
赵政早就猜到了北美、欧洲和RB那些财团的德行,前世的互联网泡沫就是被这些财团给吹起来的,有了泡沫他们这些财团才有收割民众财富的机会,不过按照联众网络的未来潜力去评估,这个估值确实不算多高,一旦全球互联网架构成功,连通起来,按照赵政的思路去发展,一开始有些互联网公司就能找到一定的赢利点,那么联众网络未来的价值确实不可限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