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港区社会各界还在议论纷纷,有心人更是在猜测振夏系究竟是何用意的时候,一众汇丰管理层都如丧考妣,他们不是没有怀疑过佳宁的业绩造假,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佳宁系造假的程度是如此之深,尽管振夏系是怀着打击汇丰的目的才起底佳宁系的,可是表面上汇丰还不得不领这个情,随着佳宁系越来越膨胀的庞氏骗局地展开,汇丰未来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
当然振夏系自然不会这么好心,随着电视新闻里播放出佳宁集团的债权人,汇丰银行名列首位,汇丰的股价应声而跌,而做空汇丰的资金不用想,振夏系肯定首当其冲,虽然明面上看不到任何的关联,可按照商场谁得利,谁驱动的原则考虑,除了振夏系绝无他人。
这一次所有人都错怪了振夏系,振夏系还真没有去做空汇丰股价,做空汇丰股价的是内地一家在港注册的金融资本公司中金公司,借用的也不是振夏银行的资金渠道,赵政还真的没有把做空汇丰股价的这点收益看在眼里,这个信息和机会他提供给了六哥叶绍斌,至于内地这家金融资本公司公中金公司能够借机赚多少资金,他并没有去关注,赵政的建议是,不仅要赚汇丰股价空头利润,还要占据汇丰的股份,最好能谋求到汇丰董事会的席位,为将来入主港区,监控外资在港区的资金流向做准备,当然赵政也只是建议,至于国内怎么做,赵政并没有多去留意。
中金公司比前世提前了15年出现,前世中金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最初的两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而这一世的中金公司,为了跨国业务,经过赵政的介绍选择了加尔文家族基金作为合作伙伴,尽管加尔文家族基金似乎在金融领域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业绩,可是加尔文家族在北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更何况有着赵政的帮助,加尔文家族的发展前途越来越光明,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在北美的影响力越来越深;
而加尔文家族并不是因为看好内地市场,完全是出于赵政的情面,才象征性地在中金公司投资了一部分,占据了不大的股份。
振夏系并不是为了撇清和国内的关系,才不入股中金公司,而是赵政不想和任何的国内国有企业有任何的牵扯,或许是受前世北美新闻给国内经济环境抹黑的影响,或许是赵政只想单纯地在国内商业有所发展,而不想和国内政府官员发生什么纠缠,即便是技术转让,也只针对国家部委主持的几大机部,也不牵扯到具体的某些国有公司和团体。
不管是前世的赵政,还是今生的赵政,对于国内官场都有了一种莫名的畏惧和排斥心理,这并不是官本位思想造成的,而是受前世北美媒体丑化祖国宣传的影响多少给赵政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毒害,但内心深处对祖国执政党又是无比的认同和敬畏,如此矛盾心理才造成了赵政的如今的做法,因而到目前为止,和国内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事情,基本都是霍建宁这个振夏实业的总裁兼振夏经济研究院的副院长去做得,而只有国内相关人士到了港区,赵政才会出面接见和招待。
汇丰在佳宁诈骗案中损失不菲这是肯定的,同样损失不小的还有许家和郑家,仍旧把地产作为主业,仍旧怀揣着港区高房价带来高额利润的梦想,许家和郑家不由自主的上了佳宁系的贼船,而港区其他地产商和家族,也不是没有心动过,可是有限的现金流维持着手上仅有的地产项目还紧紧巴巴,哪有多余的资金和实力去踏上佳宁系的贼船。
而资金更为充裕的林家,或许是因为林名的反对与坚持,或许是因为林老爷子出于对赵政在商场上布局的认可与信任,或许林家更多的是在珍惜与赵政和赵政的振夏系仅存的那么一点点香火情,林家在地产行业的发展只是中规中矩,恪守定额利润的底线毫无逾越。
而现在的许家和郑家在港区就如同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能共同进退,虽然从魏淑华的老公许飞那里获得的情报分析来看,振夏系急需要资金,至少振夏投资缺钱,按照振夏投资的一贯作风来看,振夏投资的布局依旧是海外。
而近期明显急速下跌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让许郑两家似乎找到了振夏投资急需大笔资金的原因,同时也让这两家看到了赚钱的希望。
这个时候的许郑两家并不是想和振夏系抗衡,只是想赚钱,既然振夏系能够横空出世,一年内创下那么大的规模,他们不认为拥有着雄厚资本的两家,会连一个振夏系都追赶不上,其实更多还是港人内心的那份自傲所驱动他们有点慌不择路地盲目投资了。
尽管许郑两家对于国际金融市场不熟悉,可架不住他们舍得花钱请人,本着节约成本的理念,他们还暗地里联合了不少对振夏系不满的华资地产商和金融投机客。
地产商不用说,对振夏系不满是自然;而金融投机客,完全是因为振夏系的存在,影响了他们在港区金融市场的收益,一般的普通股民现在的投资风向标就是振夏系入股的企业,其余企业不说不屑一顾,但已经不作为投资重点来关注这是肯定的,而振夏系入股的企业,这些金融投机客如何能去坐庄,如何能在其中收割普通股民的财富,好不容易有了个佳宁集团异军突起,这些投机客看到了希望,且投入不小,可还仅有小部分普通股民刚刚把资金流入进来,佳宁系就被振夏系一锅烩了,这些人能不对振夏系不满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