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夸梅·布朗,大加索尔,布泽尔,里德,阿尔斯通等人临时组成的球队也毫无默契,并且实力也没特别强,大家几乎靠本能和经验在打球。
可男篮这边在何力的带领下,在何力场均能拿下三四十分的情况下,就是打不赢,还越打越差了。
这可真让人头疼的,然而就是这个时候,王治郅带着他的团队,悄然来到密尔沃基,找到了何力。
如果是在国内,王治郅可能已经栽跟头了。
不过现在这里是何力的地盘,男篮里带队的也没有什么官僚主义作风的领导。
在何力的说和下,大致摆着一张略带委屈的脸,就这么闷声不语的归队了。
当然了,大致的回归并没有增强男篮的实力。
即便大致参与训练赛,男篮在何力的带领下,打得也很没有水平。
王非等人见此也没辙,现在只能相信何力,相信其他球员能短时间内改正以前打球的习惯,能勤勤恳恳的给何力打好下手。
大家都知道男篮的问题在哪里,老一辈打不动了,年轻一辈要身体没身体,要技术没技术。
能解决问题,打出成绩的就何力一人。
另外,顶多再加个姚明。
巴特尔虽然有总冠军,那不是跟何力混到的吗?
再说王治郅,其实跟巴特尔差不多,也只能算是何力身边的半个帮手。
总而言之,男篮的问题,技术上的劣势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但战术的选择与磨合却是可以改善的。
现在男篮还有时间训,有时间练,那就跟着何力好好学,争取日后表现的好一点。
等正式打世锦赛,有时间来研究对手,在战术层面帮助男篮更进一步。
当然,在训练之余,他们教练组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用干。
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姚明、巴特尔、王治郅的内线配合优势?
在以何力为主的主导思想下,结合内线、锋线的高度和优势,再兼外围中、远投。
学习雄鹿夺冠经验和打法,加强快速攻防转换的意识,将队伍中每个人的能力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这都应是教练组下一阶段研究、备战的重点。
总之,他们把教练指挥作战、训练球队的权利交给了何力,但他们来美国也不是吃干饭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现在有何力站出来承担责任,他们倒也轻松许多。
前几年男篮黄金一代扛不住了,那么只能由他们教练组急得火烧眉毛。
现在有了何力,那就相视一笑:“只能让何力多担待了,能者多劳嘛!”
视角回归到何力身上,何力可笑不出来。
“小姚,你这策应能力好像不太行啊!”何力对着姚明,有些尴尬的教训道。
大致回归后,何力打三角进攻的基础总算有了。
大致来到NBA之后,虽然对抗一直没练出来,还是畏惧对抗,不过两个赛季下来,大概也适应了NBA比赛的强度,练出了一手NBA级别的三分球。
国内以及国际联赛的三分线更短,这种级别的三分球,在NBA就是中远投。
大致能在短短两个赛季内,练出NBA级别的三分球,也确实下苦功夫了。
何力寻思,大致没办法像皮蓬那样做控锋,做三角进攻的轴。
但像雄鹿三角进攻,做雷·阿伦和里德那样蹲底角拉开空间的三分投手还是很简单的。
当然,大致蹲底角不止可以投三分球,还可以多多尝试空切,或者底角内突入一步急停中投,多打一些easyball来得分。
三分和中投都是大致擅长的领域,在有了何力的牵制力之后,大致在三角进攻体系下,将会获得获得大量空位投篮的机会。
彻底发挥出大致的投射能力,以及身高优势。
在NBA,大致是对抗不强的空间型大前锋,到了国际赛事,大致打蹲底角的小前锋,那身高和身体优势就太大了。
确实,大致完美符合了何力对他的期待。
可问题是,姚明出现了问题,姚明并不是何力预想中的最适合他的内线球员。
因为姚明没策应能力,或者说策应能力不符合何力的预期。
姚明其实有传球,但组织能力一般,这关键就是,姚明跟队友沟通有问题。
而这还是何力跟姚明亲自接触,了解之后才明白的。
“对不起,力哥,让你失望了。
我小时候生病使用了一种过敏的药物,至此以后我的左耳听力就严重下降。
到我八岁那年,我左耳基本上完全听不见了。”
听到姚明这样的解释,何力顿时震惊了。
姚明只有一只耳朵的听力,居然还能够在NBA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这……
这特么跟麦迪真是绝配啊!这不就是天残地缺组合吗?
一个是身体天赋绝佳,飞天遁地无往不利的外线球员,可惜先天性颈椎侧弯。
一个是除了身高和手感之外一无是处的地板流中锋,偏偏后天性单耳失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