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达影院?前段时间报纸上不停宣传的,朱允炆导演的电影?”朱高燧回想起来,又看了看电影院外面的海报。
海报上宣传的,这是一部足以唤醒天下读书人的电影,历史的里程碑,读书人必看,电影名字叫做《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新电影”
“难道这是姐夫反击这些儒生的手段?”
朱高燧略显疑惑,旋即招呼兄弟回了衙门。
为了方便查探,他让锦衣卫都换上了儒服,随后回到伪装成读书人,回到电影院,开始排队进入。
果真,今天的儒生、读书人特别多,百姓几乎没有。
因为现在是上午,打工的打工,耕田的耕田,百姓们只有晚上有闲工夫看看电影,白天也就只有这群儒生有闲工夫。
“呦呵,这电影还吹能唤醒天下文人的古板思想,我倒要看看,这电影能不能唤醒本公子。”
“狗屁,我已经听说了,这电影公司背后就是李逍的手笔,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邪门歪道,可以将画面投放出来。”
“难怪啊,我说之前去村里看电影,都是大明李青天,给我都看吐了,天天这般美化自己,其心叵测啊!”
这群文人一边排队,一边纷纷吐槽。
“好!说得好!”
穿着书生模样的朱高燧露出笑意,道“兄台说得字字珠玑,不知如何称呼,我也好认识一番。”
“哈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那儒生展开精致的扇子,扇了扇风,显得格外洒脱,扇子一合,拱手道“张少天,字博彦。”
“原来是博彦兄,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朱高燧拱了拱手,心中默默的把这个名字记在心中的小本本上了,心道,博彦是吧,你就看我拿不拿你就完事了。
接着,朱高燧又结交了好几个骂李逍的人。
谁骂的最狠,朱高燧就问谁的名字。
以至于这些人以为朱高燧是跟他们是一路人。
“咦,这电影不咋地,但这宣扬电影的诗词倒是妙句啊。”
随着队伍的前进,众人快进入里面,在门口处看到诗词,一个儒生眼睛一亮,指向进门处的一幅大宣传海报之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随着一个儒生将这首诗词念出,所有人都是浑身一颤。
诗词大气磅礴,气势浑厚,义理深广。
绝非普通人能做出来的!
在唐朝,科举是有诗词的考核,因此唐朝诗词非常昌盛。
明朝因为科举不考诗词,诗词逐渐衰败。
但文人们嘛,喜好附庸风雅,都会纷纷在私下组织小型诗会,以诗论友,把酒当歌。
“不可能,这不可能是国师做出来的吧,国师就那打油诗的水平,怎么可能做出来这样的绝句出来。”
一个儒生不可思议的说道。
因为之前臭豆腐之争的时候,李逍写了个对联‘亦香亦臭香飘万里,为味为鲜味到千家。’这水平让儒生们嗤之以鼻。
除此之外,大家还深挖出了,李逍曾经给郡主示爱时候写的藏头诗,我爱凝云。
对于此诗,大家也觉得俗不可耐,尴尬的能扣出一套院子。
因此他们内心也认为,李逍没读过书,是个农户,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
“这首诗,好像别有意味,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一名学子楠楠说道,突然眼睛一亮,拍手道“万马齐喑万马齐喑这是分明是暗讽,当下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现象,说的不正是现在吗?”
“对啊。”
一名儒生道“可造成这样现象的,不正是他李逍自己,他李逍反过来暗讽朝廷?好啊,此人果真居心叵测啊!”
“没错!果真如此!”
另外一名儒生震撼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作诗之人,偷偷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变革才能使国家变得生机勃勃他这是在讽刺当朝的格局的腐朽,这是质疑圣上!”
一书生大喊道“真是可笑至极,始作俑者居然贼喊捉贼,造成这样的现象,就是国师李逍他自己!”
又有人喊道“这是国师对圣上的大不敬,只可惜,圣上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国师的胡作非为!”
“可恶,可恶啊!”另外一个儒生指着诗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分明是在骂我们。”
闻言,大家一惊,看不明白,纷纷问道“此言怎讲?”
那书生道“我劝天公重抖擞,这是说现在的老天不作为,降下来的都是庸才,说的就是我们,意思是我们迂腐。所以才让老天重新振作起来,‘不拘一格’的降人才,什么意思?难道现在天下没有人才了么,这分明是在骂我们都是庸才!!”
话音落下,有理有据。
儒生们气的肺都要炸了。
感觉写诗之人正在用俾睨的态度,藐视他们,嘲讽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