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自然死亡或摔死之类的牛是可以吃的,但也需上缴牛角、牛筋等,经官府许可后才能自用或买卖。
自太祖时期,大秦始终就是一个农耕社会,牛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朝廷强弩等所需的重要原料。
为保证耕地和军中使用,大秦早已规定牛皮、牛筋、牛角为禁用物资,买卖等都受到严格限制。
李远牧在心里沉思着,首先他确定一点,三弓床弩和神臂弩是一定要继续生产的,那牛就非杀不可。
但问题来了,他需要的牛是一个天文数字,若杀的多了,地方上的牛不能保证农耕,这不亚于杀鸡取卵,还容易引起动荡和风波,至少四个神弩厂的消息是绝对保不住的。
他心中突然闪过一个人的名字:蒙古国,呼延烈。
一望无际的草原中,到处都是牛羊马,蒙古牛和大秦交易虽然也有限制,但比起蒙古马可好上太多了,基本相当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弓床弩和神臂弩所需要的牛筋牛皮,最好的结果无异于给蒙古国交易或购买了。
只是不确定的因素还有,等他回鹅城再好好考虑一番。
李远牧对着王畅道:“牛的事本宫有办法,王爱卿专心抓好神弩厂的产出工作就行。”
三人这时来到测试场,门口守卫的士兵面无表情的行礼后对他们放行。
测试场的纵深只有几十步,一队鹅城小队队员已经在此等候着,在他们旁边,排列着五台三弓床弩和一堆神臂弩。
李远牧三人坐上观看测试的高台,他开口问着:“魁老,目前测试结果怎样?”
在神弩厂,测试方面依旧是魁老的人在负责。
“殿下,目前已经稳定下来,三弓床弩射程在一千至一千一百步,神臂弩在两百二十步左右。”魁老脸上也有了瞬间的激动,稳定下来的射程比研究所那时还稍有进步。
李远牧听到这数据也期待起来,朝下方开口道:“就从三弓床弩先开始测试吧。”
高台下,十二名鹅城小队队员动了起来,有两人抬着一根有如标枪般的大箭矢放到木架上的弓弦固定好后,随即负责起了箭矢发射的瞄准工作。
另有还有八名队员站立在双排绞轴处,他们手臂青筋暴起,拉起了绞纶,牵引绳和牵引钩被拉动。
床弩上,前方的主弓弓弦张开,两张后弓随主弓弓弦一同拉紧。
“好,发射!”一名负责目标准星校对的队员大喊出声。
随着令下,在扳机处待命的队员重重的用木槌敲下扳机。
“咻!”三弓床弩上,大箭矢应声射出,化为一道残影。
一千步外,隔一段距离就放着一个套着盔甲的木箱,总共五个,对应一千五百步。
大箭矢精准命中套着盔甲的木箱后直接穿透而过,势头不减的扎上第二个木箱,去势才减了下来,但第二个木箱也被带飞了几十米之远。
“好!”李远牧畅快大笑,鼓起了掌。
台下,鹅城小队队员继续测试起其余四架三弓床弩,结果都差不多,稳定在一千一百步的射程。
接着就是测试兜了几十只小箭矢的弩箭函压箭,之所以叫压箭,是因为在中间放箭矢的木架上,设计了一条弹力轨道。
弩箭函压下轨道后搭上主弓弦,和大箭矢一样发射。
弩箭函是起到大范围杀伤效果,可能由于重量还有形状原因,测试的射程基本都在八百余步,和魁老说的一样。
见惯了大秦百余步几百步的弩箭,再对比此时一千步、八百步的射程,关键是连重甲都可轻松穿透。
李远牧心潮澎湃,内心的震撼久久不散。
“前世老祖宗远攻中做到极致的冷兵器,本太子也做出来了!”他喃喃自语着。
从此,我大秦和你蒙古骑兵,攻守易形了!
从此,寇可往,我大秦士兵,亦可往!!
他此时突然很想喝酒,有此二弩,大秦,未必不能再铸千年之基,当然,前提是不要内乱。
但只要外患不再,内乱要整治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最重要的是,关于大秦世世代代对蒙古骑兵的阴霾,有此二弩后,可以说已经散去大半。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见证了。
台下的测试依旧在继续,接下来他又观看了神臂弩的射程测试。
同样是盔甲套木箱,一百步、两百步、三百步远的地方各放三个目标。
神臂弩测试结果是,一百步的重甲无法直接穿透,但箭矢入重甲一半,也就是说,持神臂弩的士兵,可以在一百步处轻松击杀着重甲的敌人。
到了两百步的测试,结果是箭矢最多只能入重甲一两寸,对身着重甲的敌人来讲,恐怕无法造成致命伤。
对这个结果李远牧已经非常满意,要知道,测试对象可不是血肉,而是套着盔甲的木箱子。
正常遭遇战,碰上重甲兵或重骑兵的情况不多,所以这神臂弩一旦普及军中和宫里,那才叫一个恐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