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带着儿童入了毡房,剩下一些中老年站着,迎上了马车。
李远牧在远处看的真切,两名向导下了马车后便和这些人聊了起来,还送出马车上的一些物品以示友好。
好一会后,两名向导打探完消息,马车才折返回来。
“贵客,您要找的大秦军队有消息了。”一名络腮胡的高大向导兴奋的开口。
“我们向这个部落打听到,大秦军队现在估计到了蒙古王城外的王帐了。”
“也正是因为大秦军队的逼近,蒙古军队在各处部落疯狂征兵,一些被抓到的部落,青年男子都被强行充入军中。”
“这个部落正是被抓了壮丁,从草原深处迁移出来的,他们打算向更加少人的高原而去,以此繁衍生息。”
李远牧不由问道:“距离王帐还有多久时间可以到达?”
另一名瘦弱一点的向导抢答道:“贵客,三天左右就可以到王城外的王帐。”
他点着头,让两名向导带路,尽快赶到王帐。
从雁门关出来,到现在紧赶慢赶十几日,终于快要赶上了。
李远牧也没想到大秦军队现在已经攻到了王帐处,比他预想的要快。
也不知是玉璐的功劳,还是上次吕延所写的战功战绩过于保守。
接下来的三天,一路上见到的部落开始多了起来,还好他们的马车已经做了布置,从外面看上去,和蒙古的马车造型无二,因此少了许多麻烦。
他们路上所见到的部落,里面的青年男子无一不被蒙古王帐那边强行征召而去。
部落里剩下的人整日惶惶,两名向导出去询问过两次,部落剩余的人对王帐那边的战事都持悲观态度。
很多部落也更相信玉璐的说法,认为谋权篡位的哈克图和敖拉特应该早点下地狱,支持玉璐恢复天可汗的正统。
哈克图在对垒大秦军队的同时自然也极力为自己裹上大义的衣服。
他宣称王城可汗和国师等人已经被大秦的糖衣炮弹所迷惑,做了违背草原天可汗的意愿。
他否认自己兵变造反,认为自己只是为了找回草原天可汗的勇猛和威严。
哈克图和玉璐各执一词,蒙古各大部落中开始分成两派,各支持着一方。
支持哈克图的部落,则围绕着皇庭王帐留了下来,想举全力抵抗大秦军队。
支持玉璐的部落,在她的授意下,则往草原各处迁移,躲避着这场战争。
“贵客,再翻过两座山峦,就靠近王城的王帐那边了。”那名瘦些的向导的在前方大喊着。
李远牧看了看天色,沉声开口:“加快速度。”
草原的日落比大秦来的要晚个把时辰,他们的马车到了山峦高处的时候,夕阳已经开始西坠。
与此同时,山峦对面处突然有军旗猎猎,几股骑兵在蒙古骏马的奔腾下,快速往他们这里奔来。
汪雨花第一时间发现,喊停了马车并告知太子。
李远牧露出微笑,这么多天,总算找到大秦军队了。
只见那奔腾而来的骑兵中,军旗上的吕和秦字显眼无比。
他朝宋强示意,宋强从怀里掏出金牌,在山峦处威风凛凛的举着。
几股大秦骑兵很快便到了他们面前,为首的,赫然是朝堂上李远牧从朝中派出前往豫州之地调兵前往北境的武将许松。
许松带领的几股骑兵停下,一眼就望见笑眯眯看着他的太子,还有宋强和汪雨花这两个熟悉面孔。
他顿时再无疑惑,连忙翻身下马就单膝跪下:“末将参见太子。”
几股骑兵见将军如此,顿时也纷纷下马参见太子。
“平身。”
李远牧朗声道:“本宫没记错的话,来的可是许松将军?”
“回殿下,正是末将!”许松大声回着。
“吕延大将军所率领的大军现在如何了?”他立刻问出。
“殿下,大军现在围着蒙古王帐,吕延在王城外的军营中坐镇。”许松一板一眼的答道。
“好!你派队人马带本宫前去见大将军,这里乃军队大后方,切记要做好防范工作。”
许松连忙应下后,亲自点了一队人马下了军令,让他们第一时间送太子前去大将军军营。
李远牧三辆马车,在这队人马的护送下,往前方的王城方向疾驰。
........
蒙古王城并不是如大秦的城市那般浩大,还不如说是一座大型的宫殿更为贴切。
一座约摸几公里的宫殿坐落中间,四周有宫墙和诸多华丽的府邸,形成的这一大片建筑群,便是蒙古百姓口中的王城。
王城之外,便是皇庭王帐。
这是蒙古可汗和蒙古高官、贵族处理政事的地方,也是王城几十万兵马所在和生活繁衍之地。
几十万兵马围绕着王城,形成了一个巨大部落,也可以说城市,建筑大多是石头垒成,粗造不堪。
和大秦的区别在于,这个城市外面没有城墙。
除了建筑区域用石头铺就的道路和木头做的门墙之外,就是随处可见的士兵和骏马,风格粗犷而原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