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提,要是现在再多出两个练炁入体的好手,他们就能直接杀进城去直接强杀那位幕府“大佬”了。
卢剑星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对沈炼摇了摇头说道:“咱们现在是在幕府控制的势力范围,想要传递消息回去本来就困难,更别说你就算把消息传回去了,求援又能来谁呢?
上面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要分功,其他百户和我关系也不熟,没人愿意帮这个忙的。
至于咱们手底下哪些人,他们来了也只是累赘而已,所以还是就咱们几个把事办了,先想想怎么把人引出城吧。”
听到卢剑星这么说,沈炼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去休息了。
而沈炼看着一旁躺着的丁修和伤的也很重的靳一川,眼眸里星光明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此时的九州岛上,朱瞻埈正和自家娘亲一起都弄着两个已经满月的小娃娃。
经过了朱瞻埈和孟青鳞的伐毛洗髓之后,这两个小家伙如今已是钟灵敏秀灵气十足,即便是放在修仙界也是一等一的良才美玉,是那种天上有修行者飞过去看到了都会掉头飞回来收徒的那种。
尤其是这两个小家伙身上还有着一半的真龙血脉,只是如今还未显化并未有什么神异,但也足以让两个小家伙表现得十分不凡了。
也正因如此,张氏对这两个孩子可谓是视若珍宝,每天除了陪两个孩子玩之外,几乎什么事都不管了,甚至连朱瞻埈来向她请安什么的也表现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似乎是觉得自家这个儿子远没有两个香香软软的小孙儿来的可爱。
以至于张氏后面干脆提出要亲自抚养这两个孩子,就连两个孩子的母亲想把孩子要回来都不太可能得样子。
朱瞻埈对于自家娘亲想要亲自抚养两个孩子倒是没有反对,只是表示孩子最好还是留在各自母亲身边,这样以免孩子长大了对母亲不亲近。
毕竟这两个孩子都是庶子,他们的生母蓝琪儿和李月都是侧妃,在某些方面来说孩子就是她们将来唯一的依靠。
虽说对于朱瞻埈来说,他完全可以看着蓝琪儿和李月寿终正寝,不会亏待她们,但某些事情还是没有必要。
张氏对此自然是不无不可,她虽然这些天里沉迷于逗弄两个孙儿,但也不至于真不想事了。
以她的见识自然明白朱瞻埈这样做的目的,于是也就配合的让蓝琪儿和李月自己带孩子,但每天白天还是让她们把孩子带到她这。
张氏这么做也是希望能够和两个孙儿多一点相处时间,她的身份是大明太子妃,不可能长时间的留在朱瞻埈的封地,能够待到明年朱瞻埈回京也就是极限了。
如今大明的各家藩王都已经按照朱瞻埈设计的参勤交代制度运转起来,除了藩王子嗣入京之外,每两年一次的藩王入京也已经变成了惯例,今年入京的藩王大多都已经动身了。
也就是朱瞻埈去年才从京城回来,不然他也要去京城一趟的。
至于说今年从倭国获得白银和黄金,则由户部专程派来的船队运送回京,一路上不仅有郑和的船队押送,还有孟青鳞特意拨出的一支水军拱卫四周平息风雨,让这支船队走的顺风顺水平安抵达了南京,为户部送去了今年的白银和黄金。
对于如今的大明户部来说,每年从倭国获得的上百万两的白银已经成为了大明财政最重要的收入之一,仅次于每年的夏粮和秋粮。
尤其是随着几位藩王不断地从大明本土招募流民前往倭国,扩大金矿和银矿的开采规模,六藩今年缴纳的白银数量要比上一次朱瞻埈带回去的百万两白银多出了一倍来。
毕竟上一次只有郑藩、赵藩和宁藩三家不到半年的产量,辽东三王当时还在打仗,没有多少金银收获。
而今年则不一样,一则是战局基本稳定,郑藩、赵藩和宁藩在白银开采上产量有了不小的提升,朱瞻埈和朱高燧各自的府库入账都有几十万两白银,所以两家今年凑了凑,一起又凑了一百万两银子。
加上宁王那边的五十万两和辽东三王三家凑的七十万两,今年户部光是白银就收了二百二十万两。
这笔钱送到南京的时候,依旧和去年一样,就这么直接堆在了码头上进行清点,随后敞开着装箱拉去大明钱库的府库入账。
唯一的区别也就是去年护送白银的是青玉卫,今年是皇宫的大汉将军了。
而这敞开了把金山银山拉进府库的举动,也依旧如同去年一样,极大的提升了大明百姓的民心。
这可是实打实的金山银山,让老百姓知道朝廷有多富裕,也让老百姓对朝廷多了很多信任。
去年朝廷是要北征,所以钱基本上都花在了北征上,而今年国家已经没有了大的战事,只剩下打的差不多的倭国和叛乱的西南,但这都属于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朝廷正常的财政开支就能够维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