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台大人,逆英王在枞阳败退后,缩回桐城休整,至今未有其他动静。陈逆正面突破不成,当会行迂回攻击之策。”左宗棠汇报道。
“嗯!陈玉成这几次处处受制,麾下部队战力不足。败退乃情理之中的事。老夫这次摆了一个大局,捏住他的痛脚,明知是坑,他也不得不跳进去。安庆,就是他的噩梦。”
曾国藩说完惬意地理了理胡须,很是得意。这次,乘太平军攻打江南大营和东征之际,率军东进,进而围攻安庆。使整个战局朝着有利方向发展,太平军是全局被动。
现在,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负责围城,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马步2万,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担任打援任务,水师彭玉林坚守枞阳阻敌。坐等太平军来解围。
“制台大人,下官是担心逆扬威军的吴天佑。他最近一直没有动静,很不正常。他的扬威军战力强悍,如果他要是加入安庆之战,这仗就不好打了。”左宗棠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曾国藩很是赞同,点点头说道:
“季高所虑甚是。此贼虽年幼,确实是劲敌。我湘军火器装备已经很高了,可他的扬威军竟然是全部火器部队,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此贼出祁门,奔鄱阳,从侧翼攻击我军,会直接危及到我军的粮草供给线。不得不令人担忧啊。”
“制台大人,学生这里有个好消息。据报,扬威军刚刚接管了绍兴、宁波、台州三府。这三府之地,被镇妖军祸害不轻,几乎到了民不聊生地步,遍地流民草寇。扬威军动用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共三个师去三府弹压。短时间内,扬威军无力他顾。”
李鸿章不仅是曾国藩的高级幕僚,还负责情报收集。所以他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消息。
听到这一消息,曾国藩、左宗棠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无不欢呼天助我也。只要扬威军不掺和这次战事,湘军便没有了侧翼受攻的威胁。可以集中兵力,和陈玉成正面抗衡。
那么,陈玉成既然调动不了扬威军从侧翼进攻,他下一步会攻击哪里呢?
“武汉。”曾国藩和左宗棠几乎是异口同声喊出这个地方。
当听到对方也同时指出这个地方时,两人相视一眼,随即是哈哈大笑。均有一种觅到知己的感觉。一旁的李鸿章看到两人在说完“武汉”后哈哈大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却又很不清晰,只能以询问的目光扫视两人。
感觉到了李鸿章疑惑的眼光,曾国藩止住笑声对左宗棠说:
“季高,你就和少荃说说,这武汉是怎么回事。”
“是,制台大人。”左宗棠答完曾国藩后,转身对李鸿章说:
“少荃兄。战场上调敌,讲究的是‘攻其必救’。陈逆在安庆正面战场无法突破我湘军防线,就只能迂回攻击。扬威军从鄱阳攻击是一路,不过扬威军已经无暇分身。还有一路,就是这武汉了。胡林翼的湖北巡抚,手握近半的湘军。如果陈逆进攻武汉,胡林翼是不得不救,否则就是失地罢官的结果。如此,我军这次东征安庆就会无疾而终。”
左宗棠的一番分析,听得曾国藩是频频点头,不住感叹。难怪左宗棠敢号称“今亮”,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而李鸿章听完才恍然,果真如此。原来仗居然是这么打的。看来,在打仗方面,自己不仅和曾国藩有很大距离,连这个后来的左宗棠,自己也是远远不如。
武汉这个问题是摆出来了,但是有解吗?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是沉思良久,最后都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无解。这计谋根本就不是阴谋,而是正正当当的阳谋。只要朝廷这失地罢官的政策不变,就无法破解攻击武汉这招致命的计谋。
见到曾国藩左宗棠二人一时陷入沉默,最后竟然同时都摇摇头。李鸿章估计二人是遇到了不解的难题,且一时半会无法解开。于是说道:
“制台大人,学生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消息:扬威军在对外销售火枪,他们叫步枪。只要不是湘军、绿营、旗兵等,都可以购买,每次限购500条。”
听到这消息,二人都很诧异。左宗棠不禁问道:“还有这事?”
“确有此事。据学生了解,火枪是英国生产的恩菲尔德步枪,七八成新,保养良好。步枪性能非常好。关键是,除了湘军、绿营兵、旗兵外,谁都可以买。
湘赣两省已有部分乡勇就成功把步枪买了回来。学生很不理解,湘军绿营兵旗兵不能买,他们是怎么判定这些枪不是湘军绿营兵旗兵买的呢?这吴天佑到底想做什么?就算想捞钱,也用不着这样啊。”
曾国藩一时陷入沉思,这吴天佑的想法还真是非常人可以猜测的。就他的智慧,不会不明白这样做,只要朝廷愿意,这些步枪很容易流入清军手中。这不是为自己、为太平天国添乱嘛。等等,为太平天国添乱,难道他是想......
“据我所知,吴天佑在浙江一带推行的政策和太平天国其他地区完全不同,说明吴天佑此人,根本就看不上洪秀全那套神神鬼鬼的把戏。他们之间有不少矛盾。少荃兄是不是可以派密探去了解一下,最近他们之间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