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对沈家好奇了。”胡珊珊慵懒的躺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出羲和乡君这般人物。”
很快,马车到了胡府。
胡珊珊刚进门,便被胡尚书身边的管家给叫去了书房。
“祖父!”
胡尚书坐在太师椅上,面色严肃的看着胡珊珊,“去哪儿了?”
“回祖父,孙女去拜访羲和乡君了。”
“嗯,聊的如何?”
“乡君随和,还留了孙女一同用膳。”
胡尚书的眼中,划过一抹精光,“最近都在传,她研制青微草之事,你怎么看?”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何况羲和乡君从未遮掩。”胡珊珊看着胡尚书,“祖父,青微草经过处理后,不但无毒,还可以制作蒸糕。
蒸糕呈浅碧色,色泽漂亮,口感软弹甜糯,十分好吃,可惜孙女脸皮薄,没好意思讨要两块,不然祖父也能尝尝蒸糕的滋味。”
胡尚书惊讶,“研究出成品了?”
“是。”胡珊珊点头,“研制出来的蒸糕,乡君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玉糕。”
胡尚书抚着胡须,一脸沉思。
“高祖血脉一事,你知道多少?”不知过了多久,胡尚书突然声道。
胡珊珊不知道祖父为何提这事,愣了一下,回道,“知道的不多。”
“羲和乡君呢,你又了解多少?”
胡珊珊很快反应了过来,“祖父,羲和乡君不是上京谢恩的么,怎么与此事有关联?”
“如若无关,陛下又怎么让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独自入京?”
胡珊珊不清楚其中缘由,猜测道,“祖父,羲和乡君可是与皇室有渊源?”
“三千祈愿灯与她有关。”胡尚书没有隐瞒。
“什么?”胡珊珊惊呼,“三千祈愿灯与她有关,这怎么可能?”
满城的祈愿灯,竟是羲和乡君送与太子的么?
震惊过后,胡珊珊很快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稳住情绪,“祖父,消息可靠吗?”
那可是满城的祈愿灯啊!
“宫中传来的,八九不离十。”
“那太子的婚事……”
胡尚书知道孙女爱慕太子,安慰道,“太子姻缘早已注定,我与你父亲,会为你寻个好儿郎。”
胡珊珊的心,猛然一涩。
见孙女伤心,胡尚书有些不忍,但还是狠心道,“至于太子殿下,你早些忘了吧。”
胡珊珊鼻头一酸,眼圈也染上了雾气。
尽管,她早就知道,太子妃不会是自己,可亲耳听到祖父叫自己忘了,她还是忍不住难过。
一腔热忱,还未泼洒出去,便无疾而终。
“羲和乡君身份不一般,你日后见了,敬着便是。”
回到闺房,胡珊珊趴在梳妆台上,低低的哭了起来。
太子姻缘已定,她与他再无可能。
…
翌日,黎明破晓时分,明珠起来吸收紫气,待天光微亮,起身去了灶房。
端着洗漱盆而来的红英和碧青,扑了个空。
“乡君可能去灶房了。”
两人去了灶房,果然看到明珠在指挥厨娘做事。
晒干磨成粉的青微草,加入淀粉和明矾,不停搅拌后,呈透明色。
再加入草粉继续揉成团,然后放入工具压条,煮熟后拿去晾晒。
看着盆中的粉条,明珠道,“午饭便吃粉条吧,汤粉,炒粉,干捞粉,多来几个花样。”
中午时分,魏公公来了。
进门没多久,他便闻到了一股味道,“这香味从哪儿飘来?”
“回公公,乡君一早便带人在灶房压粉条,这味儿,估摸是粉条的。”房门恭敬道。
魏公公一脸惊讶,“青微草能制作粉条?”
“公公有所不知,青微草磨成浆后,可以做蒸糕,煎饼,团子。”
房门把知道的一股脑说出来,“乡君说了,青微草磨成粉后,可以制作粉条,也可以当白面用。”
魏公公听言,再也不是从容淡定的模样了,而是脚步生风的朝灶房去。
当他看到院中的长绳上,挂着一排又一排的绿色粉条时,十分惊喜。
“这便是青微草制成的粉条?”魏公公掬一把粉条在手上。
见粉条是浅绿色透明状的模样,不禁心情激动。
“是的。”房门点头,“灶房里头正在压粉条,公公可要去瞧瞧?”
“走,去瞧瞧!”
灶房里头,大家忙的火热朝天,并没有注意到魏公公的到来。
魏公公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直到尝了蒸糕,吃了粉条,才敢相信,青微草真的大有妙用。
“带咱家去见乡君。”
房门见魏公公一脸正色,不敢怠慢,直接把人带进正厅。
“乡君,魏公公来了。”
正在享受美食的明珠,听到声音,连忙抬头,便见魏公公从外面走了过来。
“公公怎么来了?”
“还不是小乡君的青微草太引人注目了。”魏公公开玩笑道,“此事传到陛下耳中,陛下便让咱家过来看看进展如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