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出门不方便,呆在府中又无聊,不如养花养草,让他老人家自娱自乐。”
明珠听言,突然来了注意,“不知老王爷是否喝酒?”
“我爹年轻的时候就是个酒鬼,这几年腿脚不利索了才少喝的。”瑞王嫌弃道,“师叔祖问这个作甚?”
“既然老王爷爱喝酒,不如让他研究如何酿酒,既能打发时间,又可以活动筋骨。”明珠拿出一个酒方,“这酒方是一位客商从南召那边得来的,沈家已经试过了,还不错,老王爷可以试试。”
瑞王瞬间激动,“多谢师叔祖相赠,待第一锅酒出来,定邀师叔祖品鉴。”
其他大臣“……”
郡君,能否一视同仁?
其他大人见瑞王先是喝了顶级的天青茶,接着又得了酒方,既羡慕又嫉妒。
“郡君,我爹年纪也大了,你看……”国舅爷的尾音拖得老长,长到谢皇后和元隆帝以及南荣修都惊讶。
话未说全,但意思很明显。
不等明珠开口,就听到胡尚书说,“郡君,我年纪也大了,你看有什么好物适合我的?”
“郡君,我经常腰酸背疼的,你有什么好法子推荐么?”卢尚书跟风到,“家母快八十了,我想寻点好东西给她,让她乐呵乐呵。
郡君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我愿意以市面价格的两倍给你。”
“郡君,我娘快要过寿了……”
“够了。”
林山长也想学着谢国舅褥明珠的羊毛,却不料话还没讲完,就被南荣修制止了。
“羲和城什么情况你们不清楚么?”
林山长“……”
其他大臣“……”
“郡君带来的每样东西,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它们不是菜市里头的青菜,让你们挣来抢去。”
“为了点东西,吵吵闹闹的,确实不像话。”元隆帝见臣子们安静如鸡,出来说道,“不过,郡君带来的都是难得的好物,大家心之向往也是人之常情。”
“诸位大人争抢我羲和城之物,说明我们羲和城的东西是真的好。”
明珠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两句,“实不相瞒,我此次入京,带了这么多东西,是有目的的。”
什么目的?
大家好奇的看了过来。
“好东西是需要分享的,如若只存在自己手中,便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比如四季莲,如若我不对外分享,别人就不知道有四季莲的存在,那么外人便能欣赏到四季莲的美,更不知道莲花也是能四季常开的。”
明珠说道,“羲和城这几年,看似发展的很好,实则根基薄弱,一旦田里的作物卖不出去,大家便会饿肚子。
两年前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大家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吃万牲草,等万牲草没得吃了,吃树叶。
好在最后关头,来雨了,不然还真不知道死多少人。”
那时候,京城也不常下雨,但没凌江和兴州那般严重,只是粮产少了两城。
青微草却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军需方面开销巨大。
当时,卢尚书几乎愁的头都快要秃了,是以明珠说的,他能体会到那种艰难。
“家中有粮心不慌,大家挨过饿,便想多挣钱,然后囤粮。
经历干旱之后,羲和城的百姓,几乎每家都挖有地窖,用来存放粮食,或者存放一些干货。
干旱之后,衙门推出的山稻,很受大家欢迎,都不用衙门怎么宣传,家家户户都种好几亩。
土地少的,为了能多半袋粮,把菜地周围,院前院后都种上了。
现在天公作美,大家恢复正常,但挣钱过好日子的心却没有变过。
羲和城百姓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养鸡养鸭、养猪和种菜这三样。
可是鸡和猪的需求是有限的,当大家都在养的时候,价格就会特别低。
特别是凌江、兴州、青州都种植万牲草之后,鸡鸭猪的价格跟不要钱似的。
以往十八文到二十八不等,现在一斤猪肉才八九文,鸡蛋就不用说了,五文钱一斤。
青菜还好,卖到下游的静月城,或者上游的金阳城、扣除船费,还能挣一点。
“你当初花大力气开通水路,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物价的问题?”南荣修开口。
明珠点点头,“当初凌江知府、兴州知府来羲和城找我提供万牲草苗的时候,我是不太乐意的。”
“那郡君后来为何又同意了呢?”林山长问道。
元隆帝看了过来,“可是因为那句‘为生民立命’?”
这句话,提醒了各位大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正是羲和郡君自己提出来的。
京城的学子,为了这句话,疯狂了好长一段时日。
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为了当初的心愿,而挑灯夜读。
“羲和城本就是凌江和兴州分出来的,就好比两家分成了三家。
羲和城出来单干,日子有了起色,总不能让凌江和兴州眼巴巴的看着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