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云命令下达,之前已经冷清沉寂多年的河口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终于从两天两夜的颠簸眩晕中解脱出来。
大家喝过炊事班端上来的热汤面和去寒姜汤,舒展了一番筋骨后,就立即奔赴各个点位,开始构筑起防御阵地。
整个河谷前沿顿时一片热火朝天。
这期间,鬼子关东军航空兵部队派出了一百余架战机组成的庞大机群,试图突袭河口前沿,空袭独立支队重装集群。
奈何,张云早就做好了相应预案。
参谋部直接将雷达兵编入了先头部队前进,而张云更是直接将一套“千里眼”雷达设备套现在“特殊渠道弹药库”中,并第一时间安排组装运行。
因此,鬼子机群的空袭意图在“千里眼”雷达下无所遁形。
没等鬼子机群抵达,八路军联合空军的战机就已经迎了过去。
双方机群在河口前方的科尔沁沙地边缘展开了激战。
如今关东军航空兵精锐已经不多,而八路军联合空军的飞行员们却在频繁的作战中成长起来。
双方素质已经没有什么差距,甚至八路军空军飞行员们还略略占优。
结果双方盘旋混战许久,不断有战机被击落,但鬼子机群却难以突破阻拦。
偶尔有少量战机低空突防过来,但随即就遭遇了地面上140余门各式防空炮和大量轻重机枪的防空射击。
突防战机几次进攻都难以建功,反而被防空火力打的七零八落。
草原广袤,天空无垠。
良好的可视条件,让地面上的战士们可以清楚看清天空中的混战。
战士们一边观看着天空中的热闹,一边欢乐而又有条不紊的构筑着工事,等待着后续部队抵达和敌人的到来。
只有留守的骑兵们比较苦逼,不得不忙着分散向前奔驰,前往前方沙地里搜救自家的飞行员。
还好,前方沙地距离己方阵地更近,八路军飞行员的安全倒也无虑。
…………………………
相比留在河口战士们的热闹欢乐,向东前出翁牛特左翼旗的战士们则沉闷了许多。
一路前行,到处是抛荒的田地,偶尔可见并未掩埋的白骨。
连续前行30余公里,竟然仍是一片荒凉。
相比华北根据地如今人多地少,大家争抢去城市工厂中打工的繁华安宁,这里简直如同一片死域。
热河省翁牛特左翼旗,也就是后世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西侧地区,是一个传统的蒙古部落牧区。
自清末开始,随着清政府放开对东北地区人员流入限制,这里就变成了一个融合蒙古、满、汉等多民族的区域。
蒙古百姓忙于放牧、其他百姓则是开荒种田,各族百姓相处和谐,虽然算不上繁华,但也是一片安居乐业之地。
可惜,鬼子入侵打乱了一切。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鬼子很快就占领该地,随即为了方便管理,将该地划归为伪满洲国。
为了防止当地百姓暗中支持撤离到西侧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抗日武装,鬼子丧心病狂的实行了“集村并屯”、“归屯并户”政策。
根据总部情报部门好不容易收集到的情报,鬼子在占领东四省后不久,为了割断老百姓同我东北抗日联军的联系,巩固其黑暗统治,采用归屯并户的办法来进行野蛮的镇压。
先是清山清沟,将山区的散户集中归屯,建土围子把老百姓圈起来,叫"集团部落",老百姓也称其为“大猪圈”或者“人圈”。
凡是不愿意配合搬迁的村落,鬼子立刻烧房毁村,强迫搬迁。
很多群众因不配合,当场被鬼子用刺刀直接刺死。
如此残酷举措下,百姓不得不从。
临近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一大片区域直接成为了无人区,耕地牧场直接抛荒,整片区域一片荒凉。
同时,日伪派出大量军警宪特进驻这些“集中部落”进行把守监视,甚至要求各户混居,夜不闭户,互相举报,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限制。
这些残酷压迫,使得当地蒙汉百姓苦不堪言,也使得蒙汉群众对鬼子以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伪满洲军异常痛恨。
可惜,之前鬼子的血腥杀戮,让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大家只能沉闷麻木的活着。
只有偶尔有热血青年,暗中在地上写着“誓死不当亡国奴”等标语,才给大家心中一抹亮色。
…………………………
骑兵团一直向前推进了近40公里,才发现了被人精心打理的田地。
以及,一个以铁丝网包围起来的“村落”。
“团长,侦察骑兵发现前方村落,里面有5、6个伪满军防守。”
通讯兵向着骑兵团团长马建功汇报道。
马团长看着一路荒凉,本就憋了一肚子火,闻言顿时恨声道:“还留着这些伪军干什么,去,攻破前方村落,把伪军都给我干掉!”
张司令给的命令是营造进攻假象,马团长自然不怕被鬼子发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