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藩王听到消息对齐王的机遇羡慕不已,都纷纷给齐王送信表示,这种钱多又事儿少的投资,他们最喜欢。直言如果齐王看不上,他们可以接受,一块儿藩王出海的招牌,他们也不是拿不出来。
“老五,不对啊,他们怎么轰轰烈烈做上生意了,怎么看怎么不像假的,难道咱们搞错了?人家就是正经做生意的,没想着坑害百姓?”朱标拿着锦衣卫最新得到的消息,一脸不解。
朱橚可以肯定这群人有问题,就是不知为何,他们的目的改了。
“不可能,你看,他们买地的时候没用多少银子,左手倒右手就是装装样子,可给老七却是真金白银的给。我大致算过,给老七的好处分摊到十几个县头上,每个县大概领50万两银子。这么多钱可不是一个小数儿。他们左手倒右手的银子可不够。
据锦衣卫调查,某天夜里有船亲自送来二百多万两,可就是死活查不到谁送来的,哪有正经投资人这么傻的?只给钱不要好处?”
朱标纳闷,“那是啥情况?怎么一夜之间风向全变了?刺杀雄英的人不见了,坑害百姓的手段不见了。
那些王八蛋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正经商人,要不是我亲自跟着查,我还真以为他们想要投奔老七跟他出海。
这些人整的声势挺大的,若是不知道他们的底细,还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朱橚对此倒是有些猜测。“估计是打草惊蛇了,那天莫如海去金陵,又是变装,又是绕圈儿,咱们锦衣卫的人没跟住,跟丢了。可能是从金陵那边打探到什么消息,知道露馅了。索性断尾求生,以求保平安。反正他们还没暴雷,正经做生意,谁还能挑出什么错?”
朱标大惊。“怎么可能?咱们干什么事父皇都不知道,他们上哪儿清楚去?”
朱橚斜眼,“谁规定咱爹不知道的事儿别人就查不出来了?而且,你确定咱们在干什么事儿,父皇真的不知道?”
朱标不吭声了,这事儿他还真不肯定。
他爹那个人,谁也不清楚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有时候上一句笑眯眯的跟你打闹,下一句立马拔刀杀人。
他都怀疑他这次出来带的心腹,有几个是朱元璋的眼线,要不是打草惊蛇,弄的那些人断尾求生,他都怀疑他爹会在最后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跳出来,抢他们的功劳,抢他们的收获,再揍他们一顿,嘲讽一番。
“老五,现在咋办?那些人现在龟缩起来了,现在咱们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图谋不轨,难道咱们眼睁睁的要看着他们搭上老七的船,去海外做生意?虽然百姓们不受损失,可恶人该收的惩罚没有受到,我不甘心。”
走正道,就是这一点不好,万事都讲个证据确凿,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现在朱标他们被架到那儿了,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若是他们继续坑害百姓,等事情暴雷,朱橚朱标力挽狂澜为百姓讨回公道,那叫为民做主,大快人心。
可现在人家轰轰烈烈发展商业,眼瞅着就要搭上齐王的船了,他们这时候跳出来。告诉大家说那个所谓的山东出海互助协会是个骗子组织,为了朝廷的安危要把一干罪犯缉拿归案。
那些投资者能生撕了他们。
当时候,他们成了坏人,反而那些罪犯成了好人。
什么栽赃陷害,什么眼红嫉妒,什么搜刮百姓,什么巧取豪夺,百姓能编出七八十个版本的流言蜚语。
朱橚却并不担心,他那个爹要是能忍的住这种鸟气,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会那么褒贬不一了。
你可以永远相信朱元璋,只要他想,任何罪恶都不可能逃脱他的制裁,哪怕是两败俱伤。
朱橚扔给朱标一本册子,上面是最近朱元璋的一些消息。
一般来讲,朱橚并不会借用锦衣卫的手段调查朱元璋,这跟找死差不多,
可是这次的消息是锦衣卫自己串来的,也许是老朱头有什么大动作,准备给他俩通个气儿。
朱标打开册子一看,目瞪口呆。
【着令,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即可调取五万精兵,分布古水县,鳌山县,宁化县,清流县等十八个县城附近,防止意外】
【大军到位,立马派兵缉拿孙大可,张佳人,李如意,刘浩等罪魁祸首,锦衣卫出动,不使一人逃脱。】
【在本县挑选德高望重之辈,大明接手山东出海互助协会,朝廷承认各位百姓认购的股份,若是有人想要退钱,协助退还原有资产。】
【传令全国,清查各省,一旦发现有相似情况,立马镇压。】
【出悬赏令,若是有人提供相关线索,赏银百两。】
【追责山东各地主官……】
【齐王朱博立马回金陵述职……】
……
朱标目瞪口呆的看着小册子上的一条条政令,吓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
“咱爹这是要动手?他就不怕没有确凿的证据,名不正言不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