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南门,城墙上刘宣三人已经解决了守军,
大部队也在城门外猫着,
然而怎么进城还是个问题,
刘宣已经上来了,没法再下去用龙枪接人。
而城内守卫城门的士兵足有二百人。
以三人现在的战力,合力击杀这二百人应该是没问题,
问题是不可能做到杀哨兵这么无声无息。
一旦惊动了城中守军,搞不好三个人还得交代在这。
可就在这时,北城门处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原来是曹操刘备吕布的三路人马杀到了。
一匹马疾驰而来,马上的士兵高喊着,
“陛下有令,火速支援北门。”
马上的士兵冲到南门处,朝南门守军百夫长下令道,
“敌军正在全力攻打北门,你等留几个人看守城门,其余人跟我去支援北门。”
北边的战事持续了十几天,城内士兵也早有准备,
听得传令兵的话,百夫长立即点了一个小队留守南门,
然后带着其余士兵朝北门冲去。
城墙上的三人见此情景,不由得相视一笑。
看来是天要亡袁术啊。
三人没有再犹疑,城下只有一个小队了,
十几个人而已。
几个呼吸之间,三人便完美解决了守门的小队。
城门打开,五千士兵井然有序的进入城内。
有纪赢带路,五千人轻车熟路的绕过城中重兵把守的区域,直捣皇宫。
寿春皇宫内,袁术一张病恹恹的脸色十分阴沉,
布满血丝的眼中满是满是怨毒的神色。
称帝半年多,袁术短暂的享受了一下君王的权利,
接下来的日子,面对四方声讨,袁术疲于应付,
但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中原各大势力相互动手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何况进攻袁术这个借口这么好用,
既能夺得地盘,又师出有名获得声望。
“陛下,北门的守军快顶不住了。”
袁术听着守将的奏报,怒道,
“寿春城池高不可攀,朕城中守军有一万,区区北门怎么会守不住?”
“回陛下,城外敌军攻势实在太猛了,城中守军虽然占有地利优势,奈何敌军猛将如云,我方无人能够制衡,被攻上城头是迟早的事,是守是撤,望陛下速速定夺。”
“撤?往哪撤?”袁术挤着尖锐的嗓音吼道,
“朕的兵将全在寿春,这些年积累的财富也都在在,敌军已经打到城门了你让我撤?”
“都是你们这些无用的庸才误朕,来人,将他拉下去,砍了砍了。”
袁术站起身,喘着粗气,“所有阻挡朕的人,都该杀,该杀!”
御前的御林军不敢忤逆袁术,直接将那武将拉出宫门外砍了。
殿前站着的一众文武官员知道袁术的脾气,没有人敢吱声,
而且都这个时候了,也没人想得出什么良策。
却见殿上的袁术突然阴恻恻一笑,望着台下的一个谋士道,
“杨恢,前几日征调民夫时,朕让你抓的人都抓齐了没。”
底下一个瘦削的谋士出列,此人长相与之前纪灵的军师杨弘有几分相像。
正是杨弘之兄杨恢。
“回陛下,三千幼童及老妪已经关押在皇城监牢,现在就用吗?”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袁术面目狰狞的朝杨恢道:“杨恢,此计是你所出,就由你去安排,先提两千到城墙上去,看曹操刘备之流敢不敢下手。”
杨恢脸上划过一丝残忍的笑,“是,陛下。”
主簿阎象见状感觉不妙,举步上前问道: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杨恢出的什么计策,需要用到幼童老妪?”
袁术嘴角一撇,“哼,曹操自诩代天子行事,刘备逢人必说心怀子民,朕倒要看看,我三千手无寸铁的子民守城,他们杀还是不杀。”
“陛下,不可啊陛下。”阎象一听,立刻跪伏在地哀求道,“陛下切不可听信杨恢此毒计,这是要陷陛下于不仁,要背万世骂名的啊。”
杨恢不屑的看了一眼阎象,阎象在朝中处处针对他们兄弟,深得袁术信任,他早就看不惯阎象,此时见阎象要阻挡他立功,便指着阎象骂道,
“阎象,敌人都要攻进城来了,你还在死要面子?在你眼里,陛下的天子之命还不如三千贱民的命,是吗?”
“三千幼童老妪,本就是陛下的子民,为陛下尽忠是应该的,若是敌军真的出手杀了他们,那是敌军不仁,背骂名的是曹操刘备吕布,跟陛下有何干系?”
“难道伱非要看到陛下死于曹贼刘贼之手不成?”
袁术听杨恢说完,脸色更加阴沉,
“阎象,你是想看朕死,还是看三千贱民死?”
“这~”阎象被这个问题逼得无法回答,只是老泪纵横的看着袁术,“陛下三思啊。”
“拖下去,妇人之仁的东西。”袁术终究还是没舍得对阎象下手。
“杨恢,你即刻去办,如有人阻拦,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