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有点无敌了这个桓温,他好像是个傻子。】
【秦始皇嬴政:不是好像,他绝对就是一个大傻子。】
【吴大帝孙权:这样的家伙怎么可能改朝换代呢?太离谱了。】
【魏武帝曹操:江东鼠辈孙仲谋都能改朝换代,桓温又有何不可?】
三国世界,吴国皇宫。
孙权勃然大怒,忍不住拍桌。
“这个曹阿瞒简直就是一个王八蛋,朕非弄死他不可!”
在场诸多吴国大臣也一片声讨,大骂曹操混账。
孙权气呼呼地开口道:
“今年对曹魏的海上禁运还要继续加强力度!”
从上一次魏国对吴国的灭国之战后,吴国海军在海上就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封锁。
任何魏国船只一旦在海上被吴军发现,那就是直接击沉的下场。
诸葛恪也很气愤地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应该要彻底断送魏国人的海上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加衰弱。”
众人各种吐槽,对魏国进行咒骂。
孙权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对诸葛恪道:
“金幕的排名咱们还是要注意一下的,接下来对澳洲和美洲的开发一定要快!”
诸葛恪立刻点头。
“臣领命。”
孙权想了想,又道:
“让太子去吕宋坐镇,准备南下澳洲。”
“孙休去倭岛坐镇,准备西进美洲。”
诸葛恪闻言,顿时吃惊。
“陛下,太子出京,不好吧?”
孙权哼了一声,冷然道:
“有什么不好的?刘备都已经派刘禅经略缅甸、印度这么长时间了,朕的太子难道就不能好好锻炼一下吗?”
“就这么定了!”
诸葛恪吃惊之余,品出几分不对。
自家陛下可是很少会用这种武断的方式下令,尤其是在涉及到帝国继承人如此重要之事。
看来陛下是另有想法。
莫非……
诸葛恪突然懂了。
陛下恐怕是担心哪天建业就被魏国或者蜀国攻破了。
所以提前让太子孙亮和六皇子孙休两个最小的孩子去海外坐镇。
这样即便吴国本土出事,在海外也还有力量!
诸葛恪心中不由无比惭愧。
自己这个吴国丞相当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桓温这一次的北伐,正好精准地抓住了前燕的软肋。】
前燕开国君主是慕容皝,死后传位给儿子慕容儁,慕容儁死后再传位给儿子慕容暐。
由于慕容暐继位时年幼,便由慕容儁的弟弟慕容恪辅政。
到慕容恪为止,前燕主持朝政的三父子都属于智勇双全的英杰,而前燕也因此从辽东半岛一隅之地逐步壮大,成为拥有整个河北的强悍国家。
就连前秦天王苻坚刚刚继位时,都得派人来到前燕国都以臣子之礼朝拜。
但去年,慕容恪死了。
慕容恪死时,皇帝慕容暐依旧还没有成年,这就需要另外一名辅政大臣。
慕容恪向皇帝慕容暐推荐了弟弟慕容垂来作为辅政大臣。
然而前燕时任太傅、开国皇帝慕容皝的弟弟慕容评却是个野心勃勃之人。
等慕容恪死后,他就立刻抢夺了辅政权力,打压在前燕国内极有威望,能征善战的慕容垂。
一言以蔽之,如今前燕是典型的“皇帝年幼,奸臣当道,忠臣蛰伏”。
在这样的情况下,前燕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那是非常的弱。
所以桓温才能一战击溃慕容评的心腹慕容忠,将前燕在黄河以南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
紧接着,执掌前燕大权的太傅慕容评又派出了下邳王慕容厉,领三万兵马和桓温交战。
桓温这个时候也是打出自信来了,对着周围的诸多将领笑道:
“虽然那老妪说本官不像刘琨大人,但本官只要能做出和刘琨大人一样的基业,足矣!”
东晋众将也被桓温豪情所感染,大声附和。
“大人领我等北伐,我等送大人登巅峰!”
底层的士兵们更是无比激动,奔相走告。
“兄弟们,四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又杀回来了。”
“把中原的胡人全部赶走,夺回我们大晋汉人祖宗们的土地!”
在黄墟(今河南开封境内),桓温和慕容厉再度大战。
东晋士兵们热血上涌,拼命冲击前燕阵地。
而前燕方面,慕容厉本无甚才能,只是会巴结慕容评才得以上位。
此刻见战事激烈,慕容厉竟然当场傻眼,连最基本的调兵遣将应对都做不好。
如此一来,前燕军再度大败。
中原的土地上,来自南方的汉人东晋军队大杀四方。
而从北方草原南下的胡人政权军队则四散奔逃,尸横遍野。
恒温目睹胜利情形,仰天长啸,豪情满怀。
“三皇五帝、大汉列祖列宗在上,后世子孙桓温,今日破慕容鲜卑于黄墟!”
看着金幕画面中东晋军的胜利,历朝皇帝也不由被这北伐志向所感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