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言显然低估了美国人的胃口。
或者说美国的造船厂是不缺订单的。
经济危机可没有对造船业有多大的打击。
只要美国海军在扩张,那么造船业就会蓬勃发展。
英国能低价接受民国海军的订单,就是因为被美国人抢了很多市场。
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
遥远的大西洋对岸,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德国人有意出售航母。
王默言第一反应是,握草!
“德国人难道要卖掉齐柏林航母...呃,我是说新式航母。有这等好事情?”
“是的,这是顾大使再三确认过的事情。”
德国建造航母,其实还是英国人怂恿的。
一战结束以后,英国人吃了大亏。
法国喜提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名头。
英国获得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名头。
在国际贸易上,英国人被美国,法国这些列强不断挤压市场。
对于美国,只能金融制裁,外加搞搞小动作。
法国则是扶持战败的德国和它对抗。
这个过程中,美国人又出钱出力,帮忙德国人建设家园。
所以,美德的外交关系一直是很不错的。
也有很多的德裔在美国影响力很大。
美国人提出购买他们遗弃的军舰,那不是歪打正着吗?
齐柏林号航母一共有两艘,其中A号舰就是齐柏林伯爵(实际上压根没有命名过)。
B号舰也下水了,但是没有接受过元首的观摩仪式,所以默默无闻。
A舰的处理是暂停施工,转向其它军舰建造要紧。
B舰的处理是取消生产,将要被拆除处理。
计划是拆掉的钢铁拿去建造坦克和其它军舰,比如潜艇。
既然是不要了,也可以把它转手卖掉。
毕竟拆除军舰的成本也是极其高昂的。
卖掉的钱可以换回更多的钢铁(大概是180美元一吨钢铁)。
虽然波兰战役已经打响了,但英法只是口头谴责,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他们还指望着德国人和苏联人因为双方瓜分不均匀,打起来才是最好的。
这样就可以安心卖军火了。
所以这一笔交易,英国人也参与了一角。
只需要两千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条正规的航母,干不干?
王默言毫不犹豫的说道:“买它,一定要买下它,两千万便宜呢。”
虽然齐柏林航母的设计上有很多不足,但谁能抵挡住载机巡洋舰的诱惑呢?
从设计上看,齐柏林航母沿用德国特殊的全装甲防护的思路。
虽然比较浪费吨位,但防御效果更好。
更何况,王默言也不指望一条航母就可以对日本人造成多大的危害。
早期在战争中保持自己比杀敌多少更重要。
主要是想试试东京烧烤的香味。
挨过1943年,后面就带上炸弹去烧烤多好啊。
两千万,他很快就批准了。
黄金,暂时不动它,就卖掉一部分股票凑数就可以了。
也许可以薅一下美国银行的羊毛。
...
“嘣!”
一声爆炸过后,王默言再次回到了魔都。
“呸呸!美国佬,不讲武德。”
这里大概就是复活点了,基本确定的那种。
魔都还是那个魔都,日本人还是那么嚣张,百姓依旧水深火热。
王默言绕道抵达了浙南地区。
刘团长眼前一亮:“王少爷,稀客啊。”
刘团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光辉战绩。
为了配合第九战区作战,在第三战区长官部的安排下,国军的两个师在富阳一带对日本人发动了反攻。
不仅仅光复了半个富阳,还成功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大队。
这一仗战果一般,但国军的二线部队能和日军的半个守备联队打成这个战绩,还是不错的。
日军倒是想要反击来着,本钱不足。
11军惨败而归,其它日军都跟着老实了很多。
只有飞机丢了几个炸弹,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王默言感觉很欣慰:“刘团长,看样子你们打得挺好的。”
刘团长顺杆子上爬:“那枪支的份额,是不是给我们26师匀一匀啊。我听说上面有不少防空武器,仿制的也行。”
现在原本3团的军械库,摇身一变,变成了国军31厂。
月产步枪高达2000支。
此外还开始生产其它枪支。
这都得益于从外国买回来的大批的机器加成的。
还有工业合成氨的已经成功了,虽然产量很低,但至少给炸药和化肥有了可用之处。
前者提高军事实力,后者提高粮食产量。
正如王默言预料的那样。
有了兵工厂,第三战区的长官部也不躲在皖南的山区了。
而是直接驻扎衢县,守着身边的金疙瘩。
另外和新四军的摩擦也少了很多。
司令部迁移,那大批的国军必然调动保护四周。
26师就只能移动前线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