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就有意思了。
名义上是军令部是最高层,实际上还有一个联合舰队。
其中百分之九十多的战舰都集中在联合舰队的辖区内。
而军令部直辖的只有华中舰队,伪满,伪汪舰队,和南洋的一部分小杂鱼。
这就导致日本海军其实是两个脑子。
一个是军令部永野,一个是联合舰队司令山本。
军令部的思路相对符合实际一点,协同陆军控制澳大利亚东侧的诸多小型岛屿为主。
对美军层层阻击。
这其实是九段渐击战略体系的一环。
但是怎么看都像是给陆军马鹿打辅助一样。
山本的思路考虑更加长远。
打消耗战,日本人是不可能赢得了美国人。
必须想办法一口气吃掉他。
其中偷袭珍珠港,埋伏哈尔西舰队,证明了他的思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就导致了南进计划的分歧。
是协同陆军登陆作战为主?
还是围点打援,伏击美军舰队为主?
宫本秀男看着眼前的战术部署,简直难以置信。
这不就是中途岛的计划的翻版吗?
原来山本大将的分兵计划是有意为之的。
问题是,6V4,能打赢珊瑚海海战吗?
“司令官,侦查报告显示,美军的游骑兵号航母,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
山本吃惊:“纳尼!”
山本确实是没想到会这样,美国人只在大西洋留守一艘航母,其余的全部调集到太平洋来。
这个德国盟友这真的不行啊,屁用都没有。
德国潜艇:美帝护航航母太多了,天天炸鱼。
如此一来,日军机动部队6艘主力航母,对阵中美联军4艘大型航母。
双方的舰载机数量几乎打平了。
鹿死谁手,还真的无法保证。
日军方面可能要稍微劣势一点。
他们计划搭载的舰载机,到目前还是无法补充到位。
甚至航母一半的机库都得是空的。
说来说去,还是飞机的产能跟不上。
即便是加上中岛公司生产的零式战斗机(其实很多是陆军一式战斗机),合计总产能每个月只有一百出头。
所谓海陆飞机螺丝不通用,并不存在。
就是日本当时的工业实力跟不上罢了。
其次就是此次围剿哈尔西的作战中,又损失了几十名精英飞行员。
这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日军只能扩大飞行学校,这又需要更多的飞机。
...
美国本土,F2A水牛战斗机已经全面停产了。
美国海军重点给格鲁曼公司下单。
在1942年的3月份开始,月产能已经突破了300架。
就这,美国海军还嫌弃不够多。
于是在海军部的主持下,通用公司也加进来,一同生产格鲁曼战斗机。
给我使劲造飞机。
陆军飞机方面,波音,道格拉斯,北美航空等公司也在加班加点的赶工。
美国人可以失误多次,而日军就像是走钢丝。
任何差错都会导致万劫不复。
家底太少,试错成本有限。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这一点很重要。
双方一边备战,一边各自安排战术规划。
...
日军联合舰队司令部于4月20日召开了攻占所罗门海域的会议。
日军计划大致延续了老习惯。
在5月初,理论上机动部队的舰载机已经补充七七八八。
实际上就一航战的作战飞机没有出动,几乎没有损失,其它4艘航母都没有满编。
日军决定继续开展初期的MO作战计划,攻占所罗门群岛的首府图拉吉岛(位于瓜岛以北的一个小岛)。
顺便帮助陆军登陆莫兹比尔港,轰炸澳大利亚沿岸的飞机场(RY计划,于五月中旬展开)。
随后到了6月初,在阿留申群岛以北展开攻击,沿北线向阿拉斯加进攻(AL作战计划)。
同时对东萨摩亚的美军展开诱饵,伏击对方。
以上是主要以军令部的作战思路理解的。
本来山本还有一套中间攻略中途岛计划,被某人劝说放弃了。
攻略斐济、萨摩亚等海军基地(FS计划),实现钓鱼执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图拉吉岛修建机场,持续对美军的周边基地实现压制。
作为计划补充,在5月初期的MO作战计划中,也有一次钓鱼执法的计划。
计划步骤,以拉包尔附近的海军第四舰队为主攻力量,指挥官为井上成美。
其中细分为所罗门海域作战和莫兹比尔港作战两个部分。
攻略图拉吉岛的第一分舰队,指挥官为志摩清英。
下辖1艘旧式防护巡洋舰,2艘旧式驱逐舰,辅助军舰和2条运输舰,负责战略图拉吉岛。
同时要在图拉吉岛优先建立水上飞机基地。
虽然实力是弱了一点,但不要紧。
万一中埋伏,不亏,小事情。
万一没有埋伏,还节约了燃油和动用大规模的军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