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白布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血指印!不下几百个。
李道通立即慎重起来,双手接过这个可谓的万民书。
那几人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那老者的经历,秀才一丝不苟的给李师长翻译。
原来,老者名叫李舜白,他有个弟弟叫李舜臣。
后世无论是中国人或者是朝韩人都知道这个朝鲜的民族英雄!
听了这几人的介绍后,李道通立即让他们几人和他一起在秀才主簿的引领下来到王奎的中军帐前,通报了来意。
王奎亲自接见了这几人!
当王奎得知这个李舜白就是李舜臣之兄时,特别吃惊。
让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后,让警卫团立即把李舜白请到军营里来。
没过多久,李舜白来到了军营,王奎就和他攀谈起来。
此时,李舜白也知道了王奎是先锋军司令,军长的身份!
王奎觉得李舜白出任蓬山郡郡牧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王奎表达了很是同意李舜白的意思!
并且跟他说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守牧万民,公平行事。”
李舜白连连点头!
对王奎的嘱托连连称是,表示一定要爱民如子,不辜负百姓的信任,不辜负王大将军重托。
王奎问了一下李舜白对倭寇这次入侵的领兵将领以及兵力情况!
李舜白说道:
“这次领兵的倭寇大将军是宇喜多秀家,共分几路出兵,总兵力据说二十万。
前路先锋将领据说是小西行长,这可是一个恶魔一样的人物!
心狠手辣,狡猾残忍;
擅长攻坚硬仗!
中路军领军大将军叫加藤清正,这个最是厉害的用兵高手,据说其能力远远超越小西行长。
后军大将军叫藤堂高虎,你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用兵大胆,凶猛异常,和小西行长旗鼓相当。
这几人都是倭寇的名将!”
王奎连连点头,这和后世史书记载出入不大,只是兵力记载有出入。
听李舜白这么介绍了,以后的仗几乎都是硬仗啊!
王奎继续问道:
“安北府大概有多少日军?”
李舜白答道:
“应该不低于三万人,平壤有五万日军,汉城驻扎了十万以上的日军。
中原道;河南道;岭南道;江南道;海阳道等地均有分散日军驻扎,我有点怀疑日军总数不低于二十五万,绝非他们宣称的二十万!”
“好狡猾的丰臣秀吉!”
王奎暗忖道!
最先传到内阁的是十万人,史书记载十四万人,而实际情况居然达到二十五万以上!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王奎立即对远征军司令部李如松总司令进行了汇报。
李如松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对王奎汇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在是王奎的五万人马在对阵二十万人。
无疑,王奎的处境非常的艰难!
李如松立即向远征军行辕公署呈报前线情况,同时也把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进行了汇报。
李如松下达命令,远征军全部军力开拔至蓬山郡!
让王奎暂自行抉择以后的行动,不必事事汇报。
王奎派出精锐侦察斥候到黄州牧的凤州和洞州一带找到张洪和增峰两个旅长,让他们不可和倭寇硬拼。
保存实力原路退回到海上,在通海县登陆完成对平壤和安北府的战略截断。
派出第二队精锐斥候联系夏衣包从围城打援的战略,转变为配合张洪阻击从平壤出来支援安北府的倭寇。
当王奎率领的两万大军,突破一些小城渡过了清川江,到达安北府城外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而四人组成的第一队斥候,从海上出发,快速穿插到凤州的慈悲岭一带,终于通过约定暗号找到了张洪和增峰,传达了王奎的军令。
张洪决定跟随斥候返回海上,在通海县登陆完成对平壤和安北府的阻断任务!
在各级军官的严格要求下,士兵们保持静默退到海上,信号联系了水师军舰,安然的退回到了海上。
第二早上到了通海县岸边,斥候远出五十里侦查,当四面八方的情报汇集起来后,张洪选择了行军路线。
决定夺下肃州和殷州,并在两周之间建立防线。
而这时候夏衣包正在攻打殷州,肃州已经被他在两天前拿了下来。
当他接到斥候传达王奎的重新布防命令后,看了看地图,立即明白了王奎的战略意图。
那就是拿下安北府,然后步步为营的推进。
当安北府到手后要不了十天就会让平壤成为一个孤岛!
张洪知道夏衣包正在攻打殷州时,就让侦察骑兵联系留守肃州的明军,得知殷州守军不到五千就决定不增援了。
因为夏衣包只留了一个团两千人(军改后一个团编制为两千人)守肃州。
带走了一万三千人去攻打殷州,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的。
张洪派出斥候告知夏衣包,让他放心肃州的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