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老者连连摇头。
显然老者从一开始就猜出了李牧他们的打算,特意赶来提醒。
李牧连忙拱手请教:“老先生,若您有良策助我赵国收取巴蜀,牧必上奏赵王,厚赐老先生。”
老者摆手,道:“我非为赏赐而来,只是不想让天下苍生再遭祸患。”
“三家分晋以来,天下战火不止,黎民饱受其害,唯有统一,才能使天下苍生免遭战火。”
“20年前,我以为最终能统一天下之人是秦国,想不到老夫看走了眼,能统一天下之人,居然会是赵国。”
老者说到此处的时候,不胜唏嘘。
李牧同样很感慨,谁能想到?二十年前赵国还差点被秦国逼上绝路,二十年后竟连咸阳都拿下来了。
“将军!”老者卷了卷宽大的衣袖说道:“我今日来此,正是为了指点将军收取巴蜀,好让赵国能早日一统天下。”
“牧愿听教诲!”李牧对老者长拜。
老者将他扶起来说:“将军不必如此,且听我说。”
“司马南其人,性贪,残暴,这种人不可用武力讨伐,要用利益收买。”
“愿闻其详!”李牧说道。
老者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收买司马南并不困难,其所求者,无非是名禄,将军可上书秦王封其为彻侯,赐其财帛,以利诱之。
而他手下的士兵,大多为关中人士,他们是不愿意跟着司马南对抗朝廷的。
将军只需要让人到汉中、巴蜀去散布流言,就说司马南欲反,秦王将亲启大军来讨伐。
破城之后,所有参与谋反者,皆贬为奴隶。
秦军畏惧秦法,必然不肯跟司马南对抗朝廷。
这时将军再起大军,佯攻巴蜀,如此双管齐下,司马南必拱手来降。”
李牧听完老者之言,陷入沉思,片刻后拱手道:“老先生所言极是,此计甚妙。只是不知老先生究竟是何人,竟有如此高见?”
老者微微一笑,起身道:“将军不必多问,日后自会知晓。吾言已尽,望将军早日完成大业。”说罢,老者便消失在夜色中。
李牧回营后,立即与尉缭商议此事。
尉缭也觉得此计可行,当下两人便依计行事。
李牧上书秦王封司马南为彻侯,赐下大量财帛;
同时派人到汉中、巴蜀散布流言。不出几日,司马南军中人心惶惶,士兵们纷纷传言司马南要谋反,秦王即将讨伐。
司马南见此情形,又收到李牧的劝降信,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率军投降。
听闻巴蜀不战而下,田秀大喜。
安排了楼昌、韩非二人监国以后。
田秀带着李斯、毛遂、以及田承业和一万军队往关中而去。
他要亲自到咸阳,和成蟜索要照顾的战争果实。
田秀从邯郸出发的同时,已经奔波了十几日的嬴政,终于来到了汉中。
南郑城外。
王车上的嬴政显得异常狼狈,此刻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满是油污,头发也蓬乱着,就连胡子也长的老长。
他身后的一些亲随更惨,个个都像从山里出来的野人。
这些人跟着嬴政,这阵子渴了就喝露水,饿了就吃山果,偶尔才能达到些猎物,不少人已经受不了逃亡了,留在嬴政身边的亲随,此时就只剩二十几人了。
嬴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摆出了秦王的架子,说道:“赵高,你进城传诏,就是寡人来到汉中了,让司马南马上出来接驾。”
“大王,要不还是让王君去?”赵高小心翼翼的说道。
上一次在鄠邑,秦王就是让他去叫门,结果害的他差点被射成刺猬。
赵高这次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去冒险了。
“好吧!”嬴政很疲惫,这几天连夜赶路,他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因此他也没跟赵高计较,而是扭头看向王绾:“爱卿,劳烦你去走一遭!”
王绾老实的领命而去。
王绾快步走向城门,高声喊道:“秦王驾到,速叫司马南出城接驾!”
城头上的士兵听到秦王来了,瞬间乱成一团。
过了好一会,城头上才传来一个声音:“来的是哪个秦王?”
远处的嬴政一听这话就怒了。
秦国有几个秦王?
当然只有寡人一个!
这些个丘八不知好歹敢问出这种话,等寡人进了城,定让司马南斩了此人。
王绾生气的说:“秦国只有一个王,秦王嬴政!”
话音一落,城头上一片死寂。
突然之间,城头上亮出一排排弓弩,守军如临大敌。
王绾大怒:“你们想造反吗?”
城头上回答说:“对不住了,秦国已立新王,嬴政正被新王通缉!”
听了这个消息,秦王政身后的亲随全都慌了。
咸阳那边居然立了新王了?
不用说肯定是成蟜。
成蟜这么快就把咸阳控制住了,那他们留在咸阳的家眷……
嬴政听到城头的话,心中一沉,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成蟜竟如此迅速地掌控了局势,还立了新王。就在众人慌乱之际,嬴政强压怒火,大声喊道:“寡人乃正统秦王,成蟜小儿叛逆之举,不得人心!尔等莫要被其蒙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