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武一进入中军大帐,便感觉有十余道目光盯在了自己身上。
他淡然一笑,从容不迫地站在了杨镐身后。
谢淞则站在他下首。
“哼!”
帐内忽然传来一声冷哼。
程武闻声看去。
发现帐内上首端坐着一位身穿绯色官袍的男子。
长得高大威猛。
身上毛发浓密,满脸络腮胡好似钢针一样。
胸前的补子乃是一只狮子。
他顿时明白,此人就是军中主将,总兵杜松。
不过对方面色阴沉,一双眸子直勾勾地盯着自己。
莫非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杨经略。”
杜松看着程武,却张嘴询问杨镐。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程指挥使?”
他指挥使三个字压得很重,似乎有意提醒程武,注意自己的身份。
程武笑了笑,看了眼杨镐。
在明朝,武将的地位很卑微,虽然不像宋朝那样被打压。
但武将遇到文官,还是会礼遇三分。
如今杨镐作为辽东经略,按说是辽东最大的官员了。
杜松虽然身为总兵,却也只能算是他手下的一员将领。
可杨镐来到帐内,杜松却仍旧大马金刀地坐着。
很是不把这位顶头上司看在眼里。
将帅不和。
在出征之前,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看来即便历史的轨迹被自己所更改。
这次的征讨战役,若没有自己的参与,估摸着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镐眼底闪过一丝羞怒。
他拍了拍程武的肩膀,朝着杜松沉声说道。
“杜总兵。”
“这位就是圣上称赞有加,御赐蟒袍的少年将军。”
“程指挥使。”
杜松撇了撇嘴,这群文人,动不动就把圣上搬出来。
让他们这群武将想还嘴都不敢。
程武冲着杜松拱了拱手。
“标下沈阳卫指挥使程武。”
“拜见杜总兵。”
说罢他看着坐在杜松下首,在杨镐进来后立刻起身的两位将领。
这两人也是绯袍,胸口绣着狮子。
“敢问这二位将军是?”
杨镐看着二人笑着说道。
“这二位是保定总兵王宣,赵梦麟二位将军。”
程武向二人行礼,两位将军也急忙回礼。
“好了!”
杜松不耐烦地一挥手。
“别搞这些没鸟用的礼节了。”
“咱们都是一群粗人,不是那些酸臭文人。”
“靠这些没用的礼节,能打退建奴吗?”
杨镐深吸一口气,浑身气得微微发抖。
强忍心中怒气说道。
“杜总兵。”
“老夫是个文人,自然不会干涉你打仗的事情。”
杜松冷笑道:“那是自然。”
“战事一起,军中事务都要听老子的。”
“谁若不服,老子砍了他的脑袋!”
说罢他恶狠狠地看了一眼程武。
程武心中暗自寻思。
此人怎么对自己意见这么大?
杨镐怒声道:“我大明军中自有法度。”
“杜总兵无需言语威胁。”
“今日本官前来,只是尽自己的本分。”
“战事虽由你指挥,但军中职责却是老夫安排。”
“你杜总兵是主将,这是圣上钦点,本官自然不敢置喙。”
“但副将一职,本官却可以任命。”
咔嚓!
杜松沙包大的拳头紧紧攥起。
骨节声一阵爆响。
此时的他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择人而噬的猛虎。
骇人至极。
“莽夫!”
杨镐心中暗自鄙夷,他经略辽东,位高权重。
怎么会怕一介武夫装腔作势的威胁。
仍旧面不改色地说道。
“西路军副将一职,由程指挥使担任。”
啪!
杜松怒极,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
可怜的木桌瞬间散架。
呼!
他猛地站起身来,一步跨到杨镐和程武身前。
死死地打量着他们。
随即目光停留在程武身上。
缓声逼问道。
“杨经略。”
“这程指挥使前些时日不遵将令,擅自行动。”
“被朝廷严声斥责。”
“这种人,也配做我的副将?”
程武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此时已经明白过来,定是此人不愿自己成为副将。
所以才处处针对。
不过做不做副将我不在乎。
杨镐和你不和,我更不在乎。
但你当众揭我的短,我很在乎。
当即沉声回道。
“杜总兵,标下能不能做副将。”
“自有朝廷论断,杜总兵还是管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杜松哈哈大笑。
“朝廷?”
“朝中大臣,离这有数千里。”
“他们又如何论断?”
“难道本将军领军在外,如何行军,还要时刻请示朝廷不成?”
帐中诸将也纷纷大笑。
他们本就是杜松手下将领。
自然向着自家将军。
何况在外领军,若事事请示朝廷,那未免太过可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