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修·仙》的观后评,几乎90%的人都表示自己看不懂,还有10%遗憾地表示自己看了一半就睡着了,所以没办法跟大家一起讨论。
甚至不需要发酵时间,在《修·仙》还在播放的时候,网络上的评论就开始发酵了。
对于一部小说改编剧,观众中有很多都是看过小说的读者,这些读者对小说本身就有一定的认同度,只要改编不要太离谱,他们都能吃下去,最多吃完之后吐槽几句。
在《修·仙》之前,不乏有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情况发生。
邵谦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江湖是个圈》就是小说改编剧,且《江湖是个圈》原著小说的名气还没有《修·仙》来的大,但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它的平均收视率竟然超过了3,成为去年最成功的一部电视剧,直到如今还有不少电视台在重播。
而《江湖是个圈》的成功也带动了原著小说的购买热潮,不少人纷纷表示小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虽然其中有些点过时了,但总的来说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小说。
这就是如今影视行业大力推动ip改编剧的原因,小说是一种很好的媒介,会令很多人念念不忘,即使过去了几年、十几年,他们也仍然对小说记忆犹新,即使记不清小说中的全部内容,但看到小说名字,看到主角名字,看到熟悉的剧情时,他们也会回忆起曾经的回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说改编剧一边被骂的很惨,一边收视率奇高的原因。
即使电视剧很烂,但为了那些熟悉的角色,熟悉的剧情,很多人仍然愿意继续看下去。
《修·仙》在开拍之前,就得到了大众的期待,这一点在爆出导演的时候更是达到了极致,后来的演员挑选,投资金额更是增加了大众对这部电视剧的信心,以至于每次有剧照流出时,都会引起一番轰动。
这样的期盼一点点累积,在《修·仙》宣布开播时间后开始剧烈波动,而在开播前期,这部剧的宣传更是令大家的期盼达到极致,是啊,那么好的导演,那么好的演员,那么大的投资力度,这部电视剧怎么会不好呢?
可是当数据摆在所有人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
这跟说好的都不一样!
很多人对电影和电视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求既好看又有内涵,至于后者,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能“下饭”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一部电视剧能做到既“下饭”又有内涵,也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李林在电影圈的地位有目共睹,然而前一天晚上播放的两集电视剧却令大家很失望,很多人都开始吐槽电视剧催眠性太强,虽说看电视剧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可也不能让人昏昏欲睡不是?
不过这一天吐槽的人大多是普通观众,对于电视剧整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这一天晚上,《修·仙》继续播放三四两集。
当收视率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修·仙》第二天的平均收视率竟然只维持在1.3左右,这样的收视率放在很多电视剧上都很正常,可是《修·仙》作为一部大ip,大投资的电视剧,收视率竟然只有这么点就令人很诧异了。
在这种情况下,圈内某知名影评人也发表了他对于《修·仙》的评价。
八卦电影院:大家一定不要诧异我为什么会评价一部电视剧,毕竟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好歹是圈内知名的大导。作为一个很久没有看电视剧的人,如果不是冲着李林导演的面子,大概我也不会打开电视机,本以为能看到电影效果一般的电视剧,可是结果却令我很失望,李林导演一贯的缺点在这部电视剧中呈现的淋漓尽致,他想要在里面加入太多东西,我想他一如既往在拍摄过程中修改了剧本,但这样的作品却不能称为一部好电视剧,鉴于这并非是电影,我就不打分数了,分高分低大家自由心证!
这位影评人是圈内十分知名的影评人,以在评价电影时一针见血吸引了大量粉丝,甚至很多人在看电影之前都会来看一看这位的影评,判断是否值得一看,这次是他第一次评价一部电视剧,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他“不务正业”。
面对这样的评价,大家纷纷应和,甚至不少人直言“负分滚出”。
网络上对于《修·仙》的评价闹得越来越大,对于电视剧的播放自然受到了影响,甚至电视台的人都不胜其扰,自从第二天的收视率跌到1.3之后,很多厂商纷纷打电话过来希望重新修订合约。
电视台与厂家的合约一贯都是以收视率作为标准,毕竟谁也不能完全确信观众的口味,收视率高了,投入的钱就会越多,收视率低了,广告费用自然会减少。
1.3的收视率不算极低,可是与双方最初的预计都不符。
在这种情况下,香蕉台和桔子台的负责人反倒松了口气,纷纷对自己当初的判断点赞,好在他们签订的是广告分成制度,如今收视率出现这样的结果,他们的压力反而比较小,没有《修·仙》,放别的电视剧估计也只能赚这些钱,就当这不是一部大投资电视剧就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