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汇款单和包裹单的王春妮只和许来娣说了一声,就兴高采烈地去了沈家找到了沈大洋。
两人见面一合计这天气愈发寒冷,道路也变得越发崎岖难行,所以这次去镇上除了取东西之外,本来想着一并把结婚的东西都给买回来。
于是两人就去找了今天轮休在家的老杨头,打算立马就雇车去趟镇上。
只是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光是王家那边寄来的东西就足足装了一大车,哪里还有地方装结婚用的肉菜什么。
除了汇款单上的三百块钱之外,王家那边还给小两口寄了不少的票证,特别是他们如今正需要的工业票,这个钱王家爸妈那边电报里就说了,是给他们小两口购置结婚用品的。
而那些票证也都是留着给小两口购置结婚用品的。
在这之前沈家那边也花高价给两人买了一些,毕竟小两口结婚,新房里的锅碗瓢盆总是要有的。
不过因为工业票难弄,特别是村里人,想弄点票就更难了,就这点还是沈老两口花了高价从黑市那边买来的。
所以如今两人新房那边就一口锅和几个碗盘,脸盆和暖壶各一个,看着还是有些寒酸的。
除了工业票,两人还意外的在一堆票证里发现了一张当下极其难得的缝纫机票,要知道些现在的华国工业还不发达,像是缝纫机,自行车这类商品可都是极其难买的。
而王家那边弄这个想来也是费了大力气的。
这下有了王家寄来到这些票证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家中所需的锅碗瓢盆统统有了着落不说,甚至连小两口成婚时所穿的崭新衣物。
从里到外一应俱全的全新棉衣棉裤,王家父母也都精心预备妥当了,都是京市那边的新样式,料子也都是好料子的。
还有崭新的八斤重棉被就有足足两床,连褥子也是里外全新的。
尽管沈家也为新婚夫妻备下了全新的被褥,但王家父母仍然坚持认为,自家女儿此番远嫁他乡,很可能从此就要在这相隔千里之遥的异地度过余生。
正因如此,其他女孩拥有的东西,他们也要让自家女儿一样不少地拥有才行。
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包裹,里面装满了父母精心为她准备的各种物品。
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承载着他们对女儿深深的不舍和祝福。
想象着父母在准备这些东西时的心境,王春妮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感动与愧疚。
此时此刻,王春妮第一次对自己当初选择嫁给沈大洋感到有些懊悔。
这倒不是说沈大洋这人不好,而是想到嫁了人的自己这辈子恐怕就不能再回到爸妈身边了。
尽管如今的她已经来到乡下,但终究会有回到城市的那一天。
然而,一旦出嫁成为他人妻,便意味着她从此属于另一个家庭。
从今往后,除了每逢佳节才能抽空回家探望一下父母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她都将留在这个陌生的地方。
一想到这里,王春妮原本因购物而带来的愉悦心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静静地伫立在邮局门前,泪水像决堤的洪水般悄然滑落。
眼前这一幕可是把沈大洋吓得不轻,自打下乡以来,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劳累,眼前这位坚强乐观的女孩始终面带微笑,从未流过一滴眼泪。
然而此刻,她却哭得如此伤心,看着默默流泪的女孩,沈大洋的心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给抓住了一样的难受。
一旁的沈大洋大概猜到了,王春妮可能是看到了未来丈人丈母娘寄来的东西,触景生情想家了,于是忙上前揽过了王春妮的肩膀柔声安慰道:“春妮别伤心,叔叔阿姨这一半天的就能到了。
我把屋子都收拾好了,这次来让他们二老多住段时间,等将来你要是想家了我们也可以回去看他们。
别哭了啊,这么大的风掉眼泪脸该皴了,乖啊,不哭了好不好?”
说着话的沈大洋手足无措的一面想要伸手去擦王春妮脸上的眼泪,可又觉得两人还没结婚不合适的缩了手脚。
王春妮被沈大洋这手脚无措的憨样给逗笑了,瞬间又觉得为了这人似乎什么都是值得的。
看着未来媳妇这又哭又笑的模样,沈大洋反倒是更害怕了,说话都开始结巴了起来:“春、春妮你可别吓我啊,你这又哭又笑的,要不、要不我陪你去医院看看?”
听了这话的王春妮没好气的白了沈大洋一眼,轻斥道:“你个呆子,我又没病去什么医院,好了,我看那堆票里有一张缝纫机票,钱我爸妈也给寄来了。
我看这会儿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去供销社看看?要是有的话,趁着今天有车就一起买回去吧。
还有家里缺的其他东西,这里工业票也不少,若是可以的话我俩今天就把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买回去怎么样?”
只要媳妇不哭就行,别说是买东西了,让他干什么都行啊。
于是沈大洋忙先扶着王春妮上了停在邮局边的牛车坐好,然后才笑呵呵的将搬了一半的东西往牛车上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