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被分配到那里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们,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外来户。
这些外来知青们初来乍到的,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又身处于深山老林之中,自然不敢像陈书宁那样与当地的社员辩驳。
因此,当得知陈书宁是一名知青时,她才胆敢将内心那一丝艳羡与妒忌表露出来。
此刻听闻陈书宁竟不像她们大队里的其他知青一般,个个胆小怯懦,甚至连句话都不敢同这些社员讲,竟敢回嘴反驳。
原本只是虚张声势、在家中也不敢多言的她瞬间泄气,变得萎靡不振,连话语也说得结结巴巴起来,看了一眼婆婆,希望她帮自己说句话。
然而,让她始料未及的是,正当她鼓足了勇气打算向一向护短的婆婆告状时,自家婆婆居然没有如她所期望的那样站出来为她撑腰说话,反而是一脸尴尬地向那位女知青赔起了不是。
只见平日里在家对她们这些儿媳妇从未有过好脸色的婆婆,先是恶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紧接着便如同变戏法般换上了一副谄媚笑容,对着那个小知青说道:“哎呀小陈知青啊,你可千万别生气,别往心里去。
她一个从大山沟里出来的,啥都不懂,你大人有大量,就别跟她计较啦!回头婶婶子一定好好教训她一顿,给你出气!”
说完这话,似乎生怕陈书宁仍然心存不满,老太太又狠狠地盯着眼前这个刚过门不久的小媳妇,张嘴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是不是这两天饱饭给你撑了没事干?哪儿都有你瞎掺和!
人家自己的东西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关你什么事?你娘家要是能给你带两床新棉被,别说是在牛车上用了,你就是去猪圈里用我都不管你。
你个没见识的玩意,当谁都跟你一样?娘家穷的叮当响,就靠着嫁姑娘过日子,结婚别说是棉被了,就是个新裤衩都没给你陪嫁一个。
你怎么就那么见不得比人好?我看今晚的饭你也别想吃了,免得吃得太饱了再出去给我招惹是非!”
陈书宁认得这个正在骂人的老太太,她平常经常和桂香婶子一起闲聊家常。
除了有点儿爱慕虚荣、趋炎附势外,倒也没有太大的毛病。
本来也没什么大事,而且人家都道歉了,陈书宁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也笑呵呵的说道:“看婶子你这话说的,我也是不知道这是您家嫂子,不然别说是说我两句,就是骂我几句,看在您老的面子上我也不能说什么不是?”
陈书宁这话说得老太太很有面子,越发觉得自家这个儿媳妇上不得台面了。
不过对上陈书宁,老太太脸上的笑容瞬间就真了几分,连连摆着手说道:“还是小陈知青你会说话,不像我家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还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小陈知青啊,你听婶子的,以后要是再碰这种事,无论是谁你都别惯着他。
这有些人呢,你越是惯着他,他就越不知好歹,就越是觉得你是害怕他。
就拿我们家那个来说吧,她刚嫁进来的时候,仗着自己是新媳妇儿,每天早上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赖床不起,还要我这个老太婆早早起床给她做饭。
后来还是我家老三看不下去,揍了她几次之后,她才变得乖巧听话些。
唉,从大山沟里出来的人就是这样,一点规矩都不懂!
“是啊是啊,现在的媳妇跟咱们那时候可真是大不相同啦!哪像我们当年,刚嫁人就要伺候一家老小,早起做饭更是家常便饭。”
这时,旁边的一位大娘也忍不住抱怨道,只是不知道她家的儿媳妇在家里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这下可好,有了共同话题,车上的老太太们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车上原本沉闷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看着陈书宁和车上众人十分聊的开的样子,一开始说话的那位小媳妇不禁心生怯意,悄悄地缩到角落里去,脸上再也不敢露出丝毫表情,但心中却早已讲陈书宁给记恨上了。
其他人或许并不了解真实情况,但她心里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别看自家这位婆婆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好人形象,可一旦回到家中便会立刻变脸成为一个凶狠恶毒的婆婆!
只要婆婆说晚上不让她吃饭,那么无论怎样哀求都绝对得不到一口食物。
自从嫁入这个家至今仅仅两个多月而已,她的婆婆已经频繁找各种借口刁难她,甚至经常不让她吃饭。
想当初还未出嫁之时,由于家里穷她也是经常吃不上饭,可那是一大家子都吃不饱,可不像如今这样,一家子都在吃饭,就只有她一个人饿着肚子。
原本以为嫁人之后能够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所以当一开始得知她即将远嫁至大山外比较富裕都大队时,村里许多姑娘都是羡慕她的,认为从此以后她就能摆脱贫困,过上富足舒适的好日子。
而在新婚之夜,当她躺在温暖舒适且铺着崭新棉被的火炕上时,也曾天真地认为美好的生活已经来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