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很快就到了,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进入1982年。
这一年春节,顾大牛夫妇俩也在城里和顾春他们一块过。
因为顾珍珠出国留学,回不来。
就算回去顾家村,也只有他们夫妻俩过年,冷冷清清的。
顾春就干脆提议让他们留下来。
顾铁牛和顾森一家知道孩子们重情重义,也帮着劝何玲留下。
至于他们每年都去大院过年的习惯,也不是不可以改改。
“孩子们不去,我们就过来嘛,距离又不远,我也不是那迂腐的人,这有什么。”
顾铁牛是很豁达的,到了这个年纪,只要能和子孙后代在一起,去哪里过年对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顾大牛和何玲这几年,跟顾铁牛一家也相处得很不错了。
知道他说的都是真心话,两人就决定留下来了。
他们每个月店休息一天,都会回去顾家村。
每次都是两个人待在家里,村里人基本都去食品厂上班,要不就是在地里干活,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想到过年又是两个人在家,冷冷清清的,何玲就觉得难受。
既然决定留下来,何玲就忙忙碌碌的,把包子店关了以后,就开始准备年货。
顾夏顾秋也放寒假回来了,就跟着何玲到处买东西做准备。
顾冬和小竹子则是在家大扫除。
一家人一块忙到除夕那天,坐成一大桌人,吃年夜饭。
过年的几天里,顾春带着弟弟妹妹去给纺织厂的刘厂长、之前大杂院的郭大妈、陈晓月和秦晓晓这些人拜年。
而等到初五,他们几个又被吉普车接到军区大院的顾家去。
原因是,顾思远要带对象回家吃饭了!
今年,顾春已经26岁,而顾思远年纪比顾春还大两岁,今年28了,才刚有对象。
所以一家人对此很是看重。
顾思远的对象叫米婷婷,之前也是文工团的。
他俩能够认识,还是江知梅的同事介绍的。
顾思远一直忙于工作,在外面一出任务就是大半年,甚至有一次出去了一年才回来。
中间没有任何联系,搞得他们一家人心惊胆战,生怕他出了什么事。
还是顾森知道点内幕消息,告诉他们顾思远平安,这才放心下来。
而等到他出任务回来以后,江知梅就下了命令,必须找个对象结婚。
她指望着顾思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外面做事不要太拼命了。
天下父母心,均是如此。
既想要孩子成才,又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
生在军人家庭,江知梅也知道当兵,是由不得自己的。
但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是奢望,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会对人间多一些眷恋。
阎王爷也没那么狠心收走他。
或许这些想法始终是封建迷信,但于江知梅来说,这只是一个母亲的朴素愿望罢了。
顾思远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也是个懂事的。
何况他看到战友有了老婆孩子,确实很幸福的样子。
他年纪也到了,确实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于是他便答应了相亲。
说来也巧,米婷婷也是个“大龄女青年”。
她今年和顾春一样26岁,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年纪还未婚,属实是不多见的。
米婷婷和顾春一样,都有自己的事业。
从文工团退伍以后,她就进了电台工作。
一开始是当电台节目主持人,后来电视台成立,她就进了电视台。
但她对于主持节目其实不感兴趣,她更喜欢一些创作类的工作。
因此在今年,米婷婷正式转做了春节联欢晚会的策划。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现在的电视机已经换成了彩色的。
顾冬只是提过一句,“家里要是有大彩电”这样的话,没想到陈赫钧居然还记得。
回去没多久,就托人给他们带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年头大多数家庭用的还是黑白电视机,这台彩电是陈赫钧从国外带来的。
让顾冬新鲜了好一阵,直呼这是个“好姐夫”。
今年的春晚他们就是用那台大彩电看的。
顾冬也上了春晚,这一年的晚会是录播的,所以她还是在家吃的团圆饭。
因此她一见到米婷婷就认出来了:“米姐姐,怎么是你?”
米婷婷也很惊喜:“顾冬小朋友。”
她对这个小朋友印象很深刻,小小年纪,跳舞就可以站中心位了。
而且用她在文工团多年的眼光来看,顾冬很有天赋,天生就适合站在舞台中央。
只是她都不知道,这孩子和顾思远家还有关系?
见米婷婷询问的眼神看过来,顾思远赶紧给他们互相介绍:“他们都是我堂弟堂妹,是我三叔的孩子。”
米婷婷也想起来听说过他有个流落在外的三叔的事情了。
便朝顾春他们打招呼道:“你们好,我是米婷婷,顾思远的对象。”
顾冬和小竹子回应:“大嫂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