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豪格因为“纵欲过度而亡”,大玉儿和多尔衮等人召集满汉八旗,副都统级别官员商议帝位。
好的,以下是为你提供的添加了修辞手法的内容:
最后不出意外,豪格嫡长子爱新觉罗·凉乐被推举为皇帝。
多尔衮为摄政王,大玉儿为圣母皇太后。
同时,多尔衮以摄政王的名义罢免了鳌拜镶白旗旗主一职,自任正白旗和镶白旗旗主。同时,为了补齐已及已经只剩番号的正白旗的兵马,多尔衮决定先捏软柿子。
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人都是暴脾气,加上之前还是盟友,多尔衮不敢对他们动手。
因此,两红旗的代善父子,就成了多尔衮的目标。
多尔衮以皇帝的名义,强行从两红旗里面划出 10 个牛录。
又从镶黄旗和正黄旗里面拉拢一些亲信,最后以摄政王的名义,强行从两黄旗里面划出 16 个牛录。
此时,正白旗已有 26 牛录,八旗兵 7800 人,加上镶白旗 7500 人,多尔衮此时直属兵力为 1.5 万人,成为满洲实力最强的存在。
面对不讲武德的多尔衮,阿敏和莽古尔泰心中一凉,没想到多尔衮这么无耻。
其次是大玉儿和凉乐的两黄旗,原本兵力有 1.8 万人,经过多尔衮强行划出 16 个牛录后,只剩 1.3 万人。
在其次是阿敏和莽古尔泰的两蓝旗,1.4 万人,其中阿敏的正蓝旗有 24 个牛录,7200 人;
莽古尔泰的镶蓝旗有 23 个牛录,6900 人。
混得最差的则是代善父子的两红旗,被多尔衮划出 10 个牛录后,如今只剩 7000 人。
此时满洲八旗兵合计五万人,外加汉军八旗六万人。
此次南下,除了阿巴泰留守两个牛录驻防盛京,清军倾巢而出,直扑山海关。
此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得知李自成想要他爹拷响,并且侵占他的小妾后,
基本明白了李自成等人对他的态度。
所以,吴三桂最终决定投降清军,并且杀死大顺使者。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投降的消息后,非常愤怒,决定率领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北京,紫禁城
李自成坐在龙椅上面喊道“刘宗敏听令。”
“末将在”
“你离开下去,整顿军队,朕准备征讨吴三桂。”
刘宗敏双手抱拳喊道“臣遵旨。”
此时,紫禁城内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牛金星、宋献策、唐通和李过等人都默默地站在一旁,听着李自成对刘宗敏的命令。
李自成继续说道:“牛金星,你去协助刘宗敏整顿后勤,确保一切准备工作万无一失。宋献策,你随朕一同前往山海关,为朕谋划战略。”
“臣遵旨。”牛金星和宋献策齐声回答。
唐通和李过也主动请缨:“陛下,我们也愿意随军出征,为陛下效力。”
李自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李过,你和唐通留守北京,等待我们凯旋而归。”
看见两人欲言又止的表情,李自成说道“此战不好打,吴三桂已经投了满清,这战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得留下把家守好。”
两人立刻说道“请皇上放心,我等定会守好北京”
李自成深知此次出征山海关凶多吉少,但为了大顺政权的稳定,他必须亲自出马,拿下山海关。
在李自成的命令下,大顺军开始了总动员。五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士兵们高举着武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他们知道,这一次出征关系到大顺政权的生死存亡,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和决心。
山海关,吴军大营。
此时吴三桂已经召集所有的将领,准备开始商议投降满清的事。
“报!总兵大人,斥候来报,闯军五十万大军,正在朝我们方向走来。”亲兵急匆匆地走到吴三桂面前,喊道。
吴三桂看向副将田喜,问道:“多尔衮怎么说的?他们来了没有?”
田喜兴奋地回答道:“多尔衮的十几万满汉八旗铁骑就在附近,他们说让我们先上,他们等会来支援我们。”
吴三桂心中一喜,作为和满洲交战多次 ,八旗兵的实力他也是知道的。
田喜说道“多尔衮的八旗铁骑是天下最强大的骑兵,如果他们能够加入战斗,我们击败李自成完全可能。”
吴三桂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随即立即下令,让全军准备迎战。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抵达山海关。
李自成站在高处,望着山海关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这座城墙是明朝抵御外敌的重要防线,如今却成为了他的阻碍。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军队,士兵们脸上都带着疲惫不过一个个都是信心十足。
他们已经连续行军数日,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和补给,但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战斗。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弟兄们,我们已经到了山海关,只要拿下这座城,我大顺的北境就安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