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颜珠儿让朱婆来帮忙照看母亲,自己进城花了五百文请了大夫来给母亲瞧。
大夫看过后,连连摇头,并如实相告,“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还是给她早些准备后事吧。”
预料之中的,可颜珠儿还是觉得无限悲凉。
送走大夫,朱婆也要回去了,颜珠儿将昨夜从李府带回的点心分了一部分给她,后便去灶台为母亲熬煮稀粥。
母亲吃不下干饭,只能喝煮得软烂的米粥,今日颜珠儿特意在粥里放了剁碎的鸡胸肉,鸡胸肉从何天明带回来的烧鸡身上撕下来的。
熬好粥,放温了,颜珠儿便端入西屋去。
颜珠儿扶母亲起来的时候,只觉得她的身体轻得只需自己一只手就可拎起,那么一个人就只剩骨架了。
颜珠儿忍着心酸将枕头垫高,让她就那么靠着枕头,半躺着。
母亲的神色依旧恍惚,颜珠儿喂了她几口粥后,她忽醒过神来,问,“是天明带回的鸡吧?”
颜珠儿回答是。
“他是个好孩子,可惜生在那样的家庭,母亲不得宠,只能任由他的兄长欺压,而他的父亲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母亲断断续续说着。
颜珠儿以为母亲又开始胡言乱语了,却没有阻止她。
据颜珠儿所知,何天明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何来父母兄长呢。
母亲说了几句,又咳嗽了起来。
颜珠儿不敢要让她说下去,生怕她吐了,赶紧让她歇下。
才从西屋出来,颜珠儿就见朱婆手捧点心匆匆赶过来。
朱婆一见到人就喊,“珠儿珠儿,这点心你从哪儿得来的?”
颜珠儿不解。
朱婆进了院,把颜珠儿叫到东屋里去,这才拿起一块绿豆糕掰开来。
绿豆糕是有馅的,银子做的馅。
颜珠儿也有些吃惊,昨夜回来路上她只觉得那食盒沉重,还以为是那食盒做工精细分量足的原因,没想竟是点心中暗藏如此玄机。
她同朱婆一起将剩下的糕点都掰开。
果真如她所料,每块糕点里都塞了碎银,有一两的,也有二两的。
颜珠儿忙将那雕漆大食盒拿来。
上一层的点心她给了朱婆,而底下的,她都还没动过。这会儿取来食盒,打开一看,二三两层全铺着明晃晃的银子。
粗略估算,食盒内的碎银大概有一百两之多,且还都是新铰下来的碎银,断口处锃亮闪眼。
不得不说,李夫人的用心良苦。
“珠儿,好好把握这次机会,你一定会离开这里的。”朱婆突然开口,语气中掺杂了欣慰与些许的怅惘。
颜珠儿苦笑,谈何容易啊,只是内里详情不好同朱婆细说。
她从食盒里抓了把碎银给朱婆。
朱婆倒也没拒绝,只是往后颜珠儿再让她照看母亲,她就不肯收钱了,只说已经付过。
隔两日,颜珠儿将阿茹的衣裙整好放入一个蓝底白花粗布包袱里,又在篮子里装了十余块肥皂。
临出门时,她还是将那五百两银票放入贴身的荷包内,然后背起包袱,提着篮子进城去了。
她先去的如意斋,而还未到,就见李芸远远朝她招手了。
待她走到铺子门口,李芸就迫不及待地问她,“今日可带了肥皂来?”
颜珠儿晓得肥皂的事十拿九稳了。
“芸儿,先不急着问,还是让颜家妹子先进来喝口水歇口气再说吧。”周如意自后堂走出,然后亲亲热热揽着颜珠儿入铺子。
待颜珠儿入了座,李芸很自觉地递了杯温水给她,态度很是殷勤,与上次的冷嘲热讽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颜珠儿喝了口水,李芸又递来一盘点心。
颜珠儿看上头印着酥云斋字样,便取了荷花形的小面果来吃。
小面果是用奶油炸的,香酥可口,用于配茶刚好。
不等颜珠儿吃完面果,周如意便开口了,“上回你送的那块肥皂,我切成了几块,分送给了几位老顾客,她们拿回去用了皆说不赖,都有要买的意向。”
颜珠儿并不吭声,只点了点头。
“妹子,这肥皂当真是你自己做的?”周如意话锋一转,神色颇为郑重。
颜珠儿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案。
周如意的眸子在瞬间亮了,只是她沉得住气,稍稍敛了敛神色,再度开口时已然风平浪静,“妹子若信得过姐姐,不如就将这肥皂生意都交给我吧。”
颜珠儿环顾铺子,还未开口,李芸便抢着先开口了,“你是担心我们铺子小,吃不下太多吗?你放心,我嫂子自有办法替你卖出去。”
颜珠儿笑着摇头,“我是想问周掌柜打算将这生意做到多大,我好做出相应的投入。”
周如意闻此言,眉头不由一挑,饶有兴致地想听听颜珠儿的见解。
“如果周掌柜只想做这一爿铺子的生意,我一人的投入足以。若周掌柜想做整个京诚的生意,我就得花钱雇几个帮手。可要是周掌柜想做的是整个大周,乃至全天下的生意,那我得建大厂,雇数更多人。”颜珠儿不紧不慢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