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前310-306年),熊槐派召滑在越国活动,制造越国内乱。前306年,越国大乱,楚国趁此机会进攻越国,将其灭亡,并在江东设郡。至此,楚国疆域空前辽阔,南至厉门塞(一作濑胡,后世广西桂林),东至句章(今浙江宁波)。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起,楚国在外交上转变为中立方。这一时期,楚国常常采用“假纵胁秦”的策略,试图通过作势援助、结交其他合纵国,来逼迫秦国割地赂楚(尤其是归还楚国的失地);一旦得地,楚国就会保持中立,乃至背叛合纵、与秦国连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宜阳之战和皮氏之战。
楚怀王二十一年(前308年)秋,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后世河南宜阳县)。一开始,楚王曾想要救援韩国,因陈轸反对而作罢。同时,秦武王向楚国许诺了空头支票,称如果楚国愿意保持中立,秦国就会归还汉中,楚王应允。等到次年秦韩战事胶着时,楚国又背秦助韩,楚将景翠发兵干涉,作势要援助韩国。
此外,楚国还扬言要攻打给秦国借道的东周。但在东周君游说下,景翠没有实际参战,而是等到宜阳陷落后再进兵迫近秦韩两军。秦国害怕楚军会攻打疲敝的秦军,便将飞地煮枣献给楚国。战后,楚王又向秦国索要前一年许诺的汉中,秦王不同意。
楚怀王二十二年(前307年),秦武王崩,秦昭襄王即位。同年,熊槐第二次攻打韩国的雍氏。昭应率楚军持续围攻五月后,雍氏粮草殆尽。韩国向秦国求援,虽然此时宣太后因出身楚国而不愿救韩,但甘茂还是说服秦王救援韩国,于是楚国退兵。
同年,秦、楚联合攻打魏的皮氏(后世山西河津)。但旋即楚国背秦助魏,欲借机要挟秦国割地于楚;同时,魏太子魏遫来楚为质。面对这种情形,秦将樗里疾怒而与魏国讲和,并诱骗楚王放归魏太子,然后和魏国一起反攻楚国。但由于魏太子从中调停,最后三国各自罢兵而回。
喜欢亚历山大四世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亚历山大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