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都是要去卖竹笋和果子,现在学会更好,风吹着越发冷,又费柴火,王兰赶她们都回去睡觉。
躺在床上,秦小舟肚子空得咕咕叫,没办法,为了减肥,每次吃饭都只吃七成饱,她消耗快,还没睡着就饿了。
笋压秤,很划算去卖,可惜现在太少,又是五天才一次赶集,等过两日再暖和一点,一定要多挖一些。次日一早陆云风依旧编笸箩,冬日的竹子不容生虫,编出来的东西价格比其他季节贵一文,他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编一些。
秦小舟早上带陆燕挖果林里的野菜,顺便把枯草割掉,陆云行抬着锄头在后头松土,陆家人都不看好这片果林,不过秦小舟说干嘛他们就听从指挥,现在陆家吃的是秦小舟买的米面肉,只能听她的。
几十亩地,别说挖起来松土,就是走一遍都不容易,不过陆云行没有喊累,在后头埋头苦干,秦小舟先受不住了,“走,回家,不挖了。”
陆云行一脸懵,“啊?嫂子,我能挖,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总有能挖完的一天。”
“什么脑子!”秦小舟拉着他往家里走,不过就是几步路的事情,陆家就在果园山脚下,她回到家,喝了一碗热水,回屋里翻箱倒柜数出一个碎银子给陆云风, “你知道哪里能买鸡鸭不?去买一些回来,鹅要十只,其余的都买鸡鸭。”
王兰不解,“这么多鸡鸭?养在哪儿?”
看看这个院子,虽然不小,但是也养不下那么多啊。
秦小舟大手一挥,指着屋后面的果园,“那里,天然的养殖场,赶紧吃中午饭,吃完饭全家人出动去竹林,用竹子在果园里盖鸡圈,在青竹沟入口盖鸭圈。”
鸡鸭鹅简直就是天然的松土机器和废料制造机!
秦小舟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真好,自己简直解释太机智了。
吃完饭,赵芬留守家里带孩子,她原本也想去,但是身体虚弱不允许,王兰拦住她,“你今天的药还没熬,现在家里忙,我们也没时间照顾你,你就在家带小四,顾好自己就行。”
“婆母,我这两天身体精神多了,等小四睡着我就来砍竹子。”赵芬觉得愧疚,村里谁有她舒服,每天只要带一个孩子,洗衣做饭都不用她,现在家里忙,她也想能帮上一点。
陆云风发话,“娘,你就留在家里。”
秦小舟在果园半山腰选了一块比较缓坡的地方,指挥陆云风挖平,然后她带着其余人去竹林砍竹子,陆玉出了门也是低头砍竹子,一句话也不说,陆燕砍不动竹子也扛不动,只能在竹林乱窜,“奶奶,这里这里。”
竹子长得太密集也需要梳一梳,过几天开春新的竹笋才长的出来,陆家现在最多的就是竹子了,遮天蔽日,砍竹子搭建鸡圈也不算浪费,去年冬天下大雪,竹子压倒一片,陆云风编背篓用不完都被砍来当柴火烧了。
也亏去年腊月的那场大雪,雪化后缓解了一点干旱,地里的冬麦才没有干死,今年四五月才有麦子收成,不然不知道有多少家庭看不到希望就会卖女儿换粮食吃。
秦小舟力气大,可能是原主用大刀用的多,她对刀有种莫名的亲切和熟悉,四五刀就砍到一棵,左手抓住竹子根部,刀利落地劈掉细细的枝条,陆燕还会跟在后头捡劈下来的枝条和不要那节竹子。
陆燕开心地把不要的枝条拢在一起,又去扯来藤蔓,“捆在一起背回去,就能当柴火,还可以做扫把呢,以后养了鸡鸭,粪便都可以用这些竹条扫。”
好吧,小小年纪就知道了生活,说话逻辑清晰表达清楚,也是个机灵的,秦小舟对陆燕有种天然的母爱。
秦小舟用藤条帮她捆起来,“我们家小燕是最有远虑的小姑娘。”
陆云行一次次扛竹子去半山腰,砍得差不多了,秦小舟也扛上去,陆云风已经挖出一大块平地,大概五十多平,桃树挖出来了七棵,根系保存完好,他解释,“可以移栽到别处去。”
“行。”秦小舟想了想,“就种在门口的路边吧。”
陆云行告诉她,“种在路边会被别人摘走,我们吃不到的。”
秦小舟拍拍他的肩膀,“这种蝇头小利不必在乎。”
几个桃子而已,别人摘了就摘了吧,必须要为了这种小事计较,“不过要是光明正大说这桃子是栽种给村里人吃的,别人就会感激你一份,哪怕只是面上的两句好话,也是好事。”
陆云风点头,“好,我今晚就去和村长说。”
“对嘛,让别人得了好处,那就该给更多的人知道你给了人好处,说得多了,说不定还能挽回我一点名声呢。”
当天下午,陆云风就在门口的路边挖坑种桃树,路边挖坑不是小事,村长也来了,秦小舟顺势说:“村长,我可听你的话要和村里的人和睦相处,所以我就从果园里挖了几棵桃树种在路边,这桃树是种给村里人吃的,等熟了,我们陆家就把这几棵树结的果子统一采摘了,,好分给大伙尝尝,以后每年都这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