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门口。
王可、王振等人目送大姑父乘车离去。
现在下午时间下午四点半多,再有一个小时差不多就要黑天了。
“二哥,你们厂子里下午几点下班?”
王贺听到堂弟的问题,出言解释了一下。
“工人们是六点半下班吃晚饭。”
“一天从早上8点开始上班到中午12点,中间有1个半小时的午饭午休时间,然后下午1点半到6点半。”
“上午工作4个小时,下午工作5个小时,一天九个小时,赶工的时候,晚上十点之前可以加班两小时,工资按每小时25块钱。”
“而且中午和晚上的伙食,都是一荤两素,早上也有牛奶、鸡蛋或者肉包子啥的,吃得很好的,我和你二嫂都经常在厂里吃饭。”
王可听了,笑着点点头。
一天工作九个小时,中间还有午休,伙食也不差。
而且加班还有加班费,挺人性化了。
这就很不错了,不是啥黑心工厂,只知道压榨工人。
这时,王振笑着说道:“食材啥的都是我给他们厂里送,不但新鲜种类多,质量好还便宜很多。”
他给自己弟弟厂里送蔬菜水果,几乎都是按成本价。
不过帮着采购鸡鸭鱼肉,需要跟人家买就没有自家那么便宜了。
但因为同在一个市场做生意混熟了,也会比普通顾客买便宜一点。
所以,弟弟王贺在工厂伙食这一块,一年都能省下不少钱。
当然他也没吃亏,现在一家人几乎都不用再买新衣服,送的衣服就穿不完,有时还会拿来送人。
王可闻言哈哈一笑。
“哈哈,这确实可以,大哥就卖菜的,内部采购不但方便,也能省一些成本,而且积少成多,所以还得是自家人啊。”
这样确实好啊!
而且他也相信堂哥王贺不会让自己亲哥吃亏的。
堂哥王贺在人情世故方面绝对有一套。
从短短几年把一个半死不活的小作坊,到现在几十人的正规服装厂。
虽然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但自身的能力和努力也是不可否认的。
期间,他也就指点了一下,帮了几个小忙,其他的事情都是人家自己钻研和折腾。
堂哥王贺绝对“会来事”。
说不定很多时候,他还会指点自己哥哥王振怎么做生意和跟人礼尚往来呢。
……
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陈平也顺利开车返回服装厂。
这时的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
刚刚黄玉河打电话传来消息,说沈奇顺安排了明天晚上请客,在京城二环内的一家高档酒店设宴。
对此,王可也应承下来。
到时候跟黄玉河一块过去就行了。
王贺看了一下时间,随即对堂弟开口说道:“小可,现在也马上快六点了,咱们出去吃晚饭吧,而且正好顺路去大哥店里看看。”
王可闻言应了一句。
“行,那就走吧,我闻着香味,厂里厨房也开始做饭了。”
这个时间点,距离工人下班还有一个小时,伙食也要赶紧做起来了。
王振笑着表示道:“我的店离这里也不远,开车二十分钟的路程,咱晚上吃饭的老北平涮羊肉就在菜市场旁边的商业街。”
中午老弟请客,晚上也该他请客了。
所以就推荐了京城的特色“铜锅涮羊肉”。
而且距离也近,顺便还能一起去他的菜店看看,晚上吃完饭走着都能回住的地方。
王贺招呼道:“走吧,咱们上车出发,冬天正好吃点火锅暖和一下。”
“佳灵,还是你开车吧,到时候咱们直接回来,大哥住附近就不用专门送他了,我明天把车给他送过去。”
他开车送过去,大哥明天送菜顺便再把他送回厂里。
二嫂孙佳灵听到应了一声。
随后,几人纷纷上了车,朝着菜市场方向驶去。
王贺夫妻俩开一辆车。
堂哥王振还是坐王可的车,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的聊着菜店的事。
二十分钟后,他们到达了菜市场附近。
王振的菜店就在市场靠边的位置,看着就比较显眼。
店面有个八九十平方,里面蔬菜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种类很丰富。
还有一男两女三个店员在忙活。
走进店里,王振热情地给王可介绍着自己送的各种菜品和店里的情况。
他虽然开着小店零售,但主要还是搞蔬菜批发和运送。
王可放眼在店里打量了一圈,对堂哥王振笑着说了一句。
“不错不错,店里卫生整洁干净,菜品也是丰富多样,看着就比较舒服,而且生意还挺好的嘛。”
店里这会有很多顾客在排队买单。
“哈哈,我这店里的蔬菜都比较新鲜,基本都是当天凌晨四五点钟从大棚现摘,买得多还接受预定。”
“有时候早晨拉一车菜都不够卖的,中午还得去找菜农拉一趟,现在天气冷能多拉点了,也不怕坏。”
王可听了点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