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弹研发车间,巨大的导弹矗立在工作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组装和检测。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一位老工程师一边仔细检查着导弹的线路,一边对身边的年轻徒弟说道:“这可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大事,咱们必须得把它做好,不能有一丝差错。”徒弟用力地点点头,手中的工具操作得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米国也在积极行动。五角大楼里,高级将领们围坐在会议桌前,研究着作战方案。他们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强大的导弹防御系统,在这场对抗太阳碎片的行动中,本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米国政府内部却出现了分歧。一些政客目光短浅,只想着在这场危机中谋取私利,他们不想在行动中投入过多的资源,反而企图在混乱中浑水摸鱼,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这种自私的想法,使得米国在行动中的表现大打折扣。
欧盟各国也纷纷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来。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与各国的军事力量紧密合作,共同为导弹攻击计划出谋划策。在欧洲的导弹发射基地,工作人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他们对导弹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提高了其射程和打击精度。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通信和指挥系统,确保在行动中能够实现高效的协调和配合。
终于,导弹攻击的日子来临了。华国的导弹发射场上,数枚经过特殊改装的导弹整齐排列,蓄势待发。指挥官通过对讲机,发出了最后的指令:“各单位注意,准备发射!”随着一声令下,导弹尾部喷出熊熊火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在大气层中,导弹突破音障,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米国的导弹也相继发射。然而,由于部分政客的干扰,米国发射的导弹数量和质量都未能达到预期。一些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不得不提前引爆或返回基地。这一情况让其他国家大为不满,但此时已无暇顾及,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剩下的导弹上。
欧盟发射的导弹在太空中与华国的导弹形成了联合攻击态势。它们按照预定的轨道,朝着太阳碎片疾驰而去。在接近太阳碎片时,导弹上的制导系统启动,精确地锁定了目标。随后,导弹纷纷引爆,巨大的能量在太空中释放出来,形成了一朵朵耀眼的“蘑菇云”。
太阳碎片在导弹的攻击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力。它的运行轨迹出现了微小的变化,但这一变化是否足以让它避开大西洋,仍然是未知数。科学家们紧张地盯着监测屏幕,对太阳碎片的新轨道进行实时分析。全世界的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最终的结果。这一场人类与宇宙灾难的较量,仍在继续,而地球的命运,悬在了一线之间。
面对太阳碎片即将撞击大西洋这一关乎全人类命运的危机,世界上主要几个国家,华国、米国、欧盟等齐聚一堂,召开紧急会议,试图共同商讨出应对之策。会议地点选在一座中立城市的国际会议中心,这座宏伟的建筑此刻却被紧张压抑的氛围所笼罩。
会议室内,巨大的圆形会议桌周围坐满了各国的代表。华国代表神色凝重,率先发言:“各位,太阳碎片的威胁迫在眉睫,我们华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在导弹攻击以及后续可能的应对方案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当下我们必须团结一心,整合全球力量,才有希望改变这一危局。”华国代表的话语坚定有力,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代表,期望得到积极的回应。
欧盟代表紧接着发言:“欧盟各国也深刻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们在航天技术以及导弹防御体系方面也在全力配合。但这场危机需要我们共同承担,每个国家都应尽最大努力。”欧盟代表的声音沉稳,透露出欧洲各国面对危机时的团结与决心。
然而,米国代表却在此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米国代表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漫不经心地说道:“大家都知道,米国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这次行动,我们得谨慎评估投入产出比。毕竟,我们不能不顾及国内的经济和民众的需求,贸然在这上面花费过多资源。”米国代表的这番话,让在场的其他代表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华国代表忍不住反驳道:“米国代表,现在是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是计较利益得失的时候。如果太阳碎片撞击大西洋,全球都会遭受灭顶之灾,到那时,再谈经济和利益还有什么意义?”华国代表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眼神紧紧盯着米国代表。
米国代表却不以为然,耸了耸肩说道:“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行动。说不定在这场危机中,会出现一些新的机遇。我们米国得为各种可能的情况做好准备,不能一股脑地把资源都投入到这个看似前途未卜的行动中。”米国代表的自私言论,让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