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儿啊?”
“其实也没什么,鸡『毛』蒜皮的利钱是呗。有一家借了钱还不了,债主想要抓他女儿抵债。
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这寨主平时嚣张跋扈,非常不得人心。
上次要抓他女儿抵债的时候,被旁边人破坏,被『逼』无奈之下债主耍了个把戏。
说是只要有人能够瞬间说出他有几颗牙,债务就一笔勾销。
欠债的人家有三次机会,如果都猜错了,不但要把女儿给他,还要还钱。”
“切,这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
齐山翻了个白眼儿,慢条斯理的咬了一口煎饼。
贾大婶不愧是装载了专门程序的厨师,做饭就是好吃。
这煎饼中加了白面,加了苞米面,又加了些豆面,按照比例混合,制作出来入口柔和,散发着丝丝甜味,卷上特制的韩国五花肉,再加上些许咸菜和酱料,咬上一口,满口香甜。
齐山也怪,对于奢侈大菜,没有什么兴趣,不管是山八珍,海八珍在齐山看来都是一个味。
没有什么稀奇的,还是这种纯粹的粮食比较可口。
小三儿陪着齐山吃完饭。
齐山起身:“走吧,咱们也去看看!”
“少爷您答应了?”
“你这么上心,肯定有猫腻,我得去看看你到底想要些什么?”
齐山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小三儿微微低头,黑脸竟然有些泛红。
还是嫩啊,一句话就试探出来了。
摇了摇头,出门上了马车。
——
庐州城内,八贤王亲临。
庐州文武官员出城十里相迎,回来之后大摆宴宴迎接。
之前递上去的问罪折子,终究是惊动了皇上。
皇上年幼,召集八贤王与庞太师商议。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尽快安抚,不要影响两国结盟。
于是八贤王就作为钦差,被派遣了过来。
等到要动身的时候,才有消息传来,说高丽太子并没有死,死的只是一个替身。
与此同时,高丽太子与公孙策的赌局也被宣扬出来。
3万颗头颅与高丽俯首称臣,被送到了天平秤的两端。
这让八贤王沉默了好一阵。
今天进入庐州城内,一路上八贤王都表现的很沉默。
高丽使团也见过了,一个个神情紧绷,在高丽太子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样八贤王对高丽太子乖张暴戾的『性』情,多了几分了解。
就在八贤王准备与高丽使团商量如何破案的时候。
包拯三人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匆匆见礼之后,三人将昨晚遇到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
当然,他们几个也不傻,没有将幕后主使者是庞太师这个信息说出去。
实际上他们也知道,现在说出去也于事无补。
庞太师位高权重,自己等人只是小人物,即便说出来也只是被当做诽谤,不会有任何人相信。
庐州府尹大喜过望,慌忙招呼衙役去西郊,让他们将所有刺客尸体都带回来。
前后不过两天时间,案子就完结,这个赌明显是自己儿子赢了。
既然赢了,必然会传为佳话,这为以后公孙策做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一片欢庆当中,八贤王却注意三人面『色』一直很严肃。
心中微微一动,随后找了一个借口,将三人单独带到了密室。
随后,包拯将幕后主使是庞太师的事情,托盘而出。
随之交代的,还有昨晚出现的王仁孝王仁美兄妹。
明月坊的大名,也第一次出现在了八贤王的耳中。
他面『色』不动,心思转了两圈,随即打定主意静观其变。
这所谓的明月坊,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叫嚣找庞太师的麻烦,很显然有着自己的底气。
想要铲除,还需从长计议。
——
第三天的时候,大宋官员求见高丽太子。
进入来仪阁,双方人马分宾主落座,随后衙役们排着几具黑衣人的尸体送了上来。
公孙策与包拯一袭新衣,昂首挺胸抱拳出列。
对着斜坐在上面,漫不经心玩弄着骰子的太子道:“太子殿下,这就是您要的杀人凶手?”
高丽太子淡淡开口:“哦?你说是就是,我怎么知道不是你们随意的杀了几个人,拿来充数的?”
“这个,太子殿下可以放心,我们与高丽御医一同检查过,可以证明这些人都是武功高强之辈。
而且我们又询问了当天刺杀时,参与抵抗的高丽士兵,他们同样可以作证。
而且这些人都是辽人,与我们之前推测的一般无二。
甚至崔尚书大人都,已经承认了这些刺客是真正的凶手。多方下来,不知道太子殿下还有何疑问?”
公孙策一身正义,面『色』肃然。
高丽太子缓缓坐直身体,嘴角一扯。“那给我解释解释,这些人喉咙上的伤口是怎么回事?”
“这个……”
公孙策犹豫了一下,包拯接话道:“他们脖子上的伤口,是被剑术高手一剑切开的。实不相瞒,此人很有可能是对方的首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