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先生,实验已经完成了。”
包国维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疲惫,这一场完整的实验他做的很慢,足足进行了一个小时,十分耗费精力。
此刻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从实验室的窗户可以看到皎洁的月亮已经挂在空中,在灰黑色云中若隐若现。
在实验进入尾声的时候,侯德榜先生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铂丝、紫色石蕊试纸。
其实根据实验原料以及实验过程,再加上两种产物的性状,侯先生就几乎确认了眼前的产物确实是纯碱和氯化铵。
不过,本着科研人员的严谨性,他仍然要进行最后一步测试。
包国维已经提早让开了位置,侯先生冲他点了个头后便来到实验台旁边,预备开始进行检验——那双微微颤抖着的手,揭示出他的内心有些紧张。
在利用酒精灯将铂丝加热后,他轻轻地将铂丝伸到铁盘上的一小堆氢氧化钠粉末当中,一团黄色的火焰“噗”的一声升起。
看到眼前这景象,侯先生只觉得脑子像是被人用大锤子砸了一下,有些晕乎乎的,原本的眯眯眼也在此刻也睁大了不少。
来不及缓一缓自己的心情,侯先生的目光又转向了另一个玻璃盘,上面同样放着一团白色粉末——氯化铵。
他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在另一堆白色粉末上抹了一下——变蓝。
“这……纯碱和氯化铵?只要这样做就行?竟然只要这样做?竟然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制作出纯碱和氯化铵……”
侯德榜呆愣在原地,在心中反复呢喃着这句话,他一双眼睛仍紧紧盯着手中变蓝的试纸,只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这么多年来,自己做梦都想研究出来的新式制碱法就这么出现了?而且还是出自一个堪堪十五周岁的中学生手中?
这个曾在大学府中考了满分一千分,又先后在麻省获得工科博士学位、带领国内制碱业获得费城博览会奖项的男人,头一次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
“侯先生?侯厂长?”
包国维的呼喊声将侯先生的思维拉了回来。
回过神来后,侯先生把两只手都搭在了包国维的肩膀上,晃了一下,大概是心情太过激动的原因,侯先生手上的力道不小。
“包国维同学,你……简直是个天才!”
听到这夸奖的话,包国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自己其实是当着人家的面剽窃人家的研究成果了,到头来人家还在夸赞自己?
“侯先生过奖了,没有您的信任和指导,我又怎么能……”
包国维话里的意思很明显:这个研究成果是经过侯先生“指导”的……
如果侯先生愿意的话,他以导师的名义沾一些光也是可以的。
侯德榜先生是个心思机灵之人,怎么可能听不出包国维话里的意思,他的表情僵了一下,转瞬间又恢复如常。
“包国维同学,伱简直就是天生做化学研究的料,制碱厂里十几个研究员,带着这么多人,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甚至还不你……”
侯先生装作没听懂,转移了话题,这其实也在包国维的预料之内,以先生这种人的心气,自然是不屑于去沾他人的光的:
“侯先生,我现在还在上中学,恐怕还要再上几年学堂,这种事情还是以后再谈吧。”
包国维笑着婉拒了侯先生的要求。
惊才绝艳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很容易取得成就。
在历史上,一九四一年才出现的侯氏制碱法已经提前了十三年来到这世界上。
不知道未来侯先生会选择什么方向进行研究,又将在什么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
侯先生又拉着包国维在实验室里重复了几次实验。
他从实验室中找来纸笔,一边做着实验,一边不停地记录着实验数据。
包国维对此并没有任何阻拦——此前都已经把整个实验过程展现给人家了,人家记不记录实验数据也就无所谓了。
侯先生虽说现在是个厂长,但归根究底还是个做学术的狂热者,在得到新式制碱法后,他的心情显然很亢奋——直到包国维饥肠辘辘的肚子发出“咕咕”叫声,侯先生的心态才终于从研究员的身份中脱离。
侯先生听到包国维发出来的声音,眼睛才终于从实验装置上离开,他放下手中的纸笔,挠了挠自己有些地中海的头:
“包国维同学,不好意思,我今天有些失态了,要不要一起出去吃个饭?”
“当然可以。”
现在的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一点,化工厂的员工食堂早已关闭数个小时,两人只能选择到外面找个餐馆应付一下。
刚走出实验楼,包国维便遇到了自家的三个下人,他们个个神色都有些焦急,伸着头往实验楼顶张望。
他们显然想进去,却被守在实验楼门口的门卫被拦在外面。
见到包国维平安无事,三名下人才终于安下心。
“都散了吧!我和侯先生出去吃个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