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刚刚下朝没多久,文臣武将还没有完全走出宫门,太子薨,皇帝皇后晕厥在文华殿的消息就随着下朝的百官扩散到整个京城。
景泰四年十一月四日,天塌了!
在百官离开皇宫之后,曹吉祥与颜敬指挥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立刻封锁皇城的所有宫门,宫内所有人员都在岗位待命。
钟楼的钟声敲响九声,整个北京城的内九门和外七门所有城门也都关闭。如今是白天,大部分人虽然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但钟敲九下可不是闹着玩的,八月份皇宫大火也才敲五下,外城门都没有关,这次不会是皇上驾崩了吧?
五城兵马司开始校尉进行清街,已经出行的居民来不及返回住处的,都是就近到商铺或者是相熟的人家临时躲一下。
否则净街之后,锦衣卫开始巡街的时候,没有令牌的直接就会被安排吃牢饭。
内阁、尚书、侍郎、武将、勋贵这些人都没有回府,而是都在内阁房内,距离文华殿一步之遥。
他们比谁都知道的早,能进内阁房的人都是位极人臣的。这个时候谁都不敢先一步离开,万一被诬陷一个有异心,皇帝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九族消消乐。
陈循是首辅,看着内阁房内面面相觑的众人,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太子昨天还好好的,上午胡濙给念的《大学》,下午商辂给讲的《论语》,刚刚他们还在讨论太子这几天进步的非常快,这才没半刻钟,太子就薨了?
文华殿里传出来的哭声可不是能造假出来的,如今锦衣卫和东厂把文华殿围了个水泄不通。
孙继宗则冷眼的看着眼前的这群文官,心里暗自叫爽,死了好,死了朱见深还能继续做太子。
胡濙作为老资格率先打破了沉默:“接下来会是我礼部最忙的时候,等确切的旨意下来,其它一些朝事就不要往礼部这边送了。”
高谷立刻附和道:“胡部堂,我跟你一起,礼部工部不分家。”高谷想立刻离开这个漩涡,太子薨,需要工部给建造陵寝,其它的帝王一般都是继位之后都立刻建造,唯独这位,继位四年都觉得自己还年轻,陵寝的事情不用着急,这下好了,太子先死了。可胡濙接下来的话立刻让高谷跳出去的心又被拉了回来。
“我打算写折子重新奏请陛下复立沂王为太子。”胡濙直接抛出王炸。
一众人皆惊,侧目看着胡濙,心说这个哥们要疯啊!
“瞅我作甚?如今天灾之下不就是因为不遵循礼法造成的么?天做警示,太子薨。。。。。。”话还没说完,杨善立刻上前捂住胡濙的嘴,把他拖到了一旁。
又是一阵沉寂,吏部尚书王文转头对着会昌伯孙继宗说道:“要不报请上圣皇太后出来主事?”
一群人又看向孙继宗,孙继宗压了一口茶,说道:“皇太后年事已高,不愿意参与朝政之事。”直接把这条给堵住了,他可是记得清楚,离京之前额外交代过,天灾人祸之后千万要稳住,不要出头。原本他还不信,京城下了两天的雪,可其它地方是一直下了四天,妥妥的天灾,如今太子薨,不就是人祸么?
只要上圣皇太后在,孙家的地位就无人能撼动,自己根本不需要跳出做什么。这真冷,还是宪儿给做的房间好,透光明亮还温暖。
几位看孙继宗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心说没戏了。这还不知道要在宫中困多久。
这时,司礼监的萧敬进入内阁房带来旨意。“陛下宣户部尚书陈循,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仪铭,吏部尚书王文,兵部左侍郎商辂,武清伯石亨,昭武伯曹钦,会昌伯孙继宗,抚宁伯朱永,定襄伯郭登入文华殿议事。”
被点到的几人领旨之后随着小太监萧敬去往文华殿,剩下的几人心中若有所思,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但很快也都释怀了,因为他们都看着在窗边望着屋外大雪的于谦于少保。
此时天地间没有比于少保更落寞的人了,他力挽狂澜挡住也先和英宗,力排众议捧景泰帝上位,如今被各种排挤和嫉妒,兵部是第一个双尚书的部门,紧接着是吏部,再紧接着是户部,如今在做的都是不受皇帝陛下器重的六部尚书。
“真是天意啊!真是天意啊!人力不可为啊!”随着于少保的呼喊,内阁房内又陷入死寂。如今的这道诏书,成为了景泰帝和朝臣割裂的一把刀,把原本就不稳定的朝臣关系彻底给撕裂开来。
慈庆宫承华殿,自从王宪把承华殿盖好之后,孙若微和朱见深一直居住在这里,整个生活过程就是一个惬意。直到这几天下雪,才更加感受到什么叫做温暖。
透过水晶玻璃可以看到屋外的雪飘下,屋内的人却只需要穿单衣就可以,往年冬天的时候都是穿着貂皮大氅抱着暖炉,冷的冻脚。
孙若微年纪大了,早醒之后会在上午补觉,可今天却被哭声给惊醒。“万贞儿,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哭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