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12月份,季宇宁的目光,开始转向国内的琼海。
只有600多万人口的琼海,已经云集了超过两万家地产公司,房价也从建省之初的1350元/平米,蹿到了7500元/平米,足以让京城和上沪汗颜不已。
这些炒房的资金,几乎全部都来自于国有银行,今年的年投资金额高达93亿元,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GDP增速高达41.5%。
这时人们才发现,仅占全国人口0.6%的琼海,居然拥有全国10%的商品房。
贺建军手里拎了一兜橘子,来到了琼海省的规划部门。
12月份,正是岭南这些地方橘子上市的时候。他买了5斤橘子,是来看规划部门的领导的。
他心里还一直想着季宇宁之前跟他说过的那个数据,他这次就是来取经的。
“小贺啊,我告诉你一个内部数据。
咱们琼海省省会城市,本地人口不到30万,人均住房报建面积却有50㎡。
这个数字已经是京城的七倍了。”
领导边吃橘子,边说道。
贺建军闻言,那剥橘子的手顿了一下,他感觉嘴里嚼着的橘子瓣,都开始有点儿不是味儿了。
他当然记得这个数字。
人均报建面积50平米,这还是季宇宁此前跟他提到过的数字。
贺建军在房地产这个行业也打拼过几年了,他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底数,他知道这个面积意味着什么。就像季宇宁说的,这个数字意味着,琼海省城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快要失控了。
建军这个时候,倒是很有决断力的,虽然此时琼海的几乎所有房地产开发商都认为琼海的房地产价格会冲上每平米8000元的大关。甚至会达到每平米1万元的水平。
但是建军还是义无反顾的,在这个所有人都看好明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把自己手中的楼盘清空了。
几乎与此同时,那六兄弟合伙搞的房地产公司,也在处理手里的楼盘项目。
1993年1月1日,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新年社论《团结奋进——一九九三年新年献词》。
季宇宁是元旦当天,在北美加州的比弗利山庄,看到这一期的《人民日报》上的新年献词的。
文中提到:
“……
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我国历史上首次超过2万亿,比上年增长12%。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国内市场繁荣活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大关。外贸进出口增长幅度也很大。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
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主义中.国一派生机。
……
中.国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外开放,一些处于封闭状态的沿边地区,迅速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
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民为进入新世纪打好基础的关键年代。国内条件具备,国际形势有利,我们千万不可放过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季宇宁也觉得,确实,这个时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上,国内最好的时候。
1月份的上半个月,小季同志在北美加州连续参加了几个他旗下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的年会。
1月17日,季宇宁在香江刚刚过完南小年,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京城。
“建军,你这家伙动作还挺快,我跟你说,如果你在1月中旬,马上要过节的这个时候,再去处理琼海市的那些房产,就不太容易了。
因为现在恐怕上边已经开始在考虑琼海的地产市场问题了,可能有些风声就已经开始传出去了。
你在去年年底12月份和今年1月初把琼海市的地皮和楼盘清干净,这个时机,真的是恰到好处。”
贺建军从去年12月中旬以后,就开始在琼海地产处于高峰的时候,处理自己的地产,他当时还给季宇宁打过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里也形成了一致意见。
季宇宁当时在电话里,就要建军在春节前,一定把琼海的所有的项目处理干净。
前世是1993年6月份京城发出那个16条,把一大批地产商的虚火浇灭,也让企业家第一次领教了“调控”的威力。但调控不仅是管控开发商,更是在地方政府面前立威,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这种博弈还将一次又一次搅动地产商的命运。
虽然那把刀是直到6月份才砍下来,但当时据说在春节的时候,就已经有风声传出来了,所以,如果在春节期间再考虑抽身的问题,很可能春节以后就走不了了。
否则,当时也不会有超过95%的地产商都折在那里了。
1993年夏天的那一次,是国家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第1次调控。
但是琼海这次的房地产崩盘,是直到新世纪,那些烂尾楼才处置了大部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