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不曾具备,他又何德何能拿的起手中这柄“蛟虎”之剑?
好在范正源及时看出少年内心纠结, 陪在他身边,充当着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角色,不仅仅是在听他倾诉。
听他重复那些,他当初从周姓剑客口中听来的“虚假”侠义故事。
更是在以一个真正关心他,理解他的至亲家人身份,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内心深处那点难得至极的安稳感觉。
让少年有机会在他无比痛苦的自我怀疑过程中,找到情绪宣泄,倾诉出口。
同时也意味着,自此两日无限近似于自言自语的倾诉,找寻出口过程结束,少年不仅成功从这种自我怀疑状态中走了出来。
而且还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中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所谓侠义剑客,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只可惜在此之前,少年一直苦于没有个合适契机能够帮他彻底下定决心。
决心自己未来要走的人生道路,是条与父兄他们希望自己走上的人生道路,全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决心自己未来将会在身旁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质问声中孤独前行。
倒也不算完全孤独,毕竟范正源这个兄长还是比较开明的,另外他们爹娘也并非什么极度迂腐守旧的家长。
只要孩子不在外面干那些伤天害理,偷鸡摸狗的事情。
当剑客还是当儒生,握剑柄还是握笔杆,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多大区别,横竖都是在为大宋子民做贡献。
话虽如此,这也绝对称不上真心实意的理解,顶多只能算是……
父母出于对孩子关爱而做出的妥协。
也正因如此,当周姓剑客将要陈尸于市那日,少年希望自己能够去往现场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的请求。
理所当然受到范父厉声回绝。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子不知父,父却知子,以他对少年的了解……
少年倘若真要去送那“恶贼”最后一程,绝对不可能仅限于他们想的那样,远远望几眼就此作罢。
甚至于,一时冲动,干出扰乱法场秩序来的事情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
事实虽不像范父内心提前预料的那样,却也八九不离十。
少年想去送那周姓剑客最后一程,指的是要同他妻儿一起,为他敛尸抬棺,直至最终送他安稳入土。
方可算作送完了最后一程,见完了最后一面。
只可惜,面对他如此请求,别说范父会不会答应,就连旁边范正源面色都瞬间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喜欢凡儒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凡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