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舅妈认孤 吴琪痛诉顾家难
岳母说病 白森苦思谎言源
南京古称金陵,自古为帝王之都,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晋、东吴、宋、齐、梁、陈、南唐、明等朝代,以及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都曾定都于此。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誉。吴琪的丈夫白森祖籍南京,上几代人也都多为教书先生。他与吴琪结婚后就住在白家的老宅子。老宅位于南京市锁金村南端。锁金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在刚解放时完全是南京市郊区,但地理位置特别好,景色秀丽、地势雄伟。锁金村西边是清澈明静的玄武湖,东边是遐迩闻名的紫金山,这是个名副其实的依山傍水的村庄。
吴琪和白森夫妇住着四间青砖泥瓦平房,这房子是上几代人留下的,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屋内全是木质结构:正门进去是客厅,对面两根红釉漆柱直通上方的正梁,从上到下是雕花木板间隔,左边开一门通后院的厨房餐厅,客厅两边也是从顶到地木制雕刻,东西各一门,进去后分别是小厅,厅后是卧室,卧室里是古式封闭木制双人床。
白雪吟现在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在成长。
吴琪从九华山回到家里,白森当然很高兴,他先接过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我得先看看我的小心肝宝贝。”他仔仔细细地端详着小雪吟,自言自语“我小雪吟长白喽,也长胖了。”他忽然发现了异常“哎,我记得小雪吟是单眼皮,怎么成了双眼皮了呢?”
吴琪假装不屑地说:“小孩子刚生下时都是单眼皮,说不定再长一长还怎么变呢!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白森亲了小雪吟一下,把小雪吟高高举起:“小雪吟,快长大,长成个漂亮的女娃娃!”
吴琪想到在紫竹庵的那段日子,想到自己的亲生女儿,眼里蕴着泪水。
白森见吴琪那伤心的样子,还以为岳母病未痊愈,他放下孩子,关切的问:“妈妈身体怎么样了?”
吴琪揉了揉眼睛,说:“还没有全好啊,要不然我能去这么长时间才回来吗?”
原来吴琪走时并未说去看同学顾掬贤,只说老家娘家妈病得十分沉重,想女儿,这样吴琪还未满月,就抱着孩子离开家了。
白森高兴的说:“这就好哇,老妈病好了,还是来咱们家吧。她老什么时候回南京,回来后还是跟我们住一起吧,我们也好早晚照应她老人家。”
吴琪说:“暂时还不能回来,那里有哥哥嫂嫂,他们对妈妈很尽心。”
吴琪内心想着自己的孩子,但她又不能表现出来。说:“快去给我烧点饭吧,早晨到现在还未吃饭,我们娘俩快饿死了!”吴琪抱起小雪吟,解开上衣扣子,给小雪吟喂起奶来。
白森去烧饭,吴琪偷偷地擦着泪水,她亲妮的看着小雪吟吮吸着乳汁,正了一下脖子上的“平安吉祥”银锁,心想:愿我小雪吟一生如银锁上的四个字“平安吉祥”,也好让我友掬贤和我那亲生的小雪吟九泉下瞑目啊!想着想着竟不能自禁,哭了起来。
白森进屋想问吃点什么菜,见状惊住了:“哭什么,出什么事了,是妈妈……”
吴琪擦着泪水苦笑着:“我是想,我们娘们出去这么远,若是遇到什么事死到外边,咱一家人还能见面吗?”
白森啼啼的笑了:“妇人之见,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么会无端的想得那么悲惨呢?这不是解放前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了,快别胡思乱想了,你们娘俩好好休息,我烧好饭叫你。”说着又进后院厨房烧饭去了。
吴琪想:新社会怎么着,旧社会怎么着,不都是人组成的吗?新社会没有兵荒马乱,还有坏人捣乱呢!看看顾掬贤这一家人的遭遇吧!
晚上,白森准备着明天的课程,本来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已经讲过两遍了,不备课也完全可以走上课堂,但他依然还是根据这个班的学生情况认真地写着教案。写完教案,他又高声地朗读着这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刚读了这一句,他停下来,摇摇头,看着吴琪问:“吴琪,‘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我觉得与赤壁怀古之意不符。”不等吴琪表示态度,他接着说“下文‘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谨当年’,既然是浪淘尽了,没有了,还何有下边的联想呢?有联想,就说明还没有淘尽,否则不是自相矛盾吗?”
“怎么,你想指责苏东坡呀?”吴琪笑着问。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姓名啊,怎么能说淘尽呢,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吗!这‘淘尽’二字太绝对了。”白森继续说。
吴琪担心地告诫丈夫白森:“有教科书上的定论,你可别把自己这些歪理邪论讲给学生啊,弄个谬论流传,遗误下一代啊!”
“你这话说的,我再糊涂也不至于把自己这不成定论的见解乱讲啊,若是考试答案不是没了依据吗?再说——”这时有人敲院门,白森停止了议论,嘴里喃喃着“谁这么晚了串门子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