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百姓们更好地适应高原生活,李贤组织了一支专业的队伍,为移民们提供高原生存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适应高原气候,如如何预防高原反应、如何保暖等;还包括如何在高原上种植适合的作物,如何养殖适应高原环境的牲畜等。李贤亲自参与培训课程的设计,邀请熟悉高原环境的专家前来授课。他还让曾经去过吐蕃的商人、旅行者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闻,让百姓们对吐蕃有更直观的了解。
在李贤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巴蜀百姓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前往吐蕃的征程。他们扶老携幼,带着简单的行囊和对未来的希望,向着高原进发。李贤亲自为移民们送行,叮嘱他们一路小心,并承诺会随时关注他们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到达吐蕃后,李贤早已在当地建立了多个移民定居点。定居点内,房屋整齐排列,农具、种子一应俱全。李贤还鼓励百姓们与当地的吐蕃人相互学习,交流文化和生产技术。他组织了文化交流活动,让巴蜀的百姓向吐蕃人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耕细作、灌溉技巧等;同时,也让吐蕃人向巴蜀百姓传授畜牧业的经验,如如何饲养牦牛、如何制作奶制品等。在他的推动下,巴蜀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吐蕃得到广泛传播,吐蕃的畜牧业也为巴蜀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两地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在吐蕃,李贤发现了牦牛肉的巨大价值。牦牛,这种适应高原环境的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以往,吐蕃人对牦牛肉的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大多只是简单的炖煮食用,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李贤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组织当地的工匠,成立了研发小组,潜心研制牦牛肉加工技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牦牛肉加工技术,将牦牛肉制作成肉干、肉松、牛肉罐头等食品。这些食品不仅便于保存和运输,能够长时间储存而不变质,而且口感独特,各具风味,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李贤利用巴蜀与吐蕃之间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将牦牛肉食品远销各地。他建立了专门的商队,负责运输和销售牦牛肉食品。商队沿着新修建的道路,将这些美味的食品运往大乾国的各个城市,甚至远销到周边的国家。随着牦牛肉食品的畅销,当地百姓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许多百姓依靠加工和销售牦牛肉食品,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李贤充满了感激之情。
除了牦牛肉产业,李贤还充分发掘了吐蕃的自然资源。他组织百姓挖掘冬虫夏草和蘑菇等珍贵的药材和食材。冬虫夏草,生长在高原的雪山草甸之间,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冬虫夏草生长环境特殊,采集难度大,且以往缺乏科学的采集和管理方法,导致资源逐渐减少。李贤深知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他建立了严格的采集标准和管理制度。规定了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严禁过度采集,确保冬虫夏草的可持续采集。他还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将冬虫夏草进行深加工,制成虫草胶囊、虫草口服液等产品,提高其附加值。
对于蘑菇等食材,李贤同样组织百姓进行科学的分类、晾晒和包装。他邀请专业的菌类专家,对采集到的蘑菇进行鉴定,区分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品种。对于可食用的蘑菇,他指导百姓进行晾晒,去除水分,便于保存。同时,他还设计了精美的包装,将晾晒好的蘑菇推向市场。这些经过精心处理的蘑菇,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出口到国外,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通过对这些药材和食品的开发,吐蕃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吐蕃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李贤在巴蜀和吐蕃的治理取得显着成效,他的威望逐渐提升,声名远扬。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视他为救星和希望。然而,他的崛起引起了周边势力的警惕和嫉妒。女帝,这个长期盘踞在西部的势力,对李贤的发展深感不安。他们担心李贤的势力不断壮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女帝多次组织军队,对李贤的部队发动围剿,试图将他的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面对女帝的进攻,李贤毫不畏惧。他深知,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保障百姓的安全和地区的稳定。李贤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他利用陇右道和吐蕃草原上丰富的马匹资源,成立了机动性很强的突击队。为了选拔优秀的突击队员,李贤亲自制定选拔标准,举办选拔大赛。大赛吸引了众多年轻力壮、骑术精湛的勇士前来参加。他们在赛场上一展身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的勇士成为了突击队的一员。这些突击队员,个个骑术精湛,行动敏捷,能够在广袤的草原和山区迅速穿梭,如同一股旋风,让敌人防不胜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