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承仙听后,虽觉有些笼统,但此刻他并不在意这些细节,继续追问:“你准备加入哪个魔道宗门?又如何加入?”
徐清虹从红莲戒中取出一堆令牌,对暨承仙道:
“我准备加入冥魂殿。这些令牌都是从红莲教主的储物戒中得来的,想来是他为了培养势力而准备的。如今正好为我所用。”
她从中取出两块令牌,放在暨承仙面前,“我们可以伪装成魔门弟子,混进宗门。虽然有些冒险,但我的易容之术足以应付。在魔门,实力至上,只要我们的实力足够强,便不会有人多管闲事。”
暨承仙看着眼前的令牌,心中不禁对徐清虹的胆识感到佩服。他思索片刻,又问:“那为何选择冥魂宗?”
徐清虹解释:“冥魂宗乃是魔道之首,产业众多,资源丰富。而且他们的宝物兑换限制很少,只要我们能为宗门贡献足够的功德点,便能换得想要之物。”
“此外,我修炼的功法对神识要求极高,冥魂宗内或许有增强神识的上品秘法或丹药。最重要的是,冥魂宗内风气开放自由,不强制留下命魂灯,也无强制任务要求。”
“当然,魔门地界斗争激烈,机缘与危险并存。承仙,你愿意陪我冒这个险吗?”
暨承仙爽快一笑:“自然愿意。这正道地界我已玩腻,正好去魔门那边看看是否有不同的风景!”他顿了一顿,再问,“那我们就这样不告而别吗?”
徐清虹闻言轻轻点头:“只能如此。宗门弟子有内外之分,但不论内门还是外门弟子,一旦筑基成功后,都需留下命魂灯。所以,一旦我们回宗,便会被要求留下魂灯,到时候再想走就难了。因此,我们只能不告而别。当然,待他日修为有成,再回来也是不晚。”
暨承仙闻言,心中疑虑尽消,他挺直了胸膛,声音里透着坚定与期待:
“既如此,那我们便着手准备,即刻启程吧。先前我一直蛰伏于灵兽袋中,未曾有机会窥探这人界的繁华盛景。如今你也已筑基有成,我甚是想与你同行,一同领略这沿途的万千风光。”
徐清虹轻轻颔首,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她取下腰间悬挂的辟邪护身符,轻轻摩挲着,仿佛在回忆着过去的点滴。她低声低语:
“宗门之中,除了师尊的悉心教导,便是宁悠师姐对我关怀备至。如今我已偿清了恩情,心中再无牵绊。”
说罢,徐清虹将护身符重新佩戴在身上,随后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玉匣。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玉匣,从中取出一个丹瓶。
她轻轻倒出驻颜丹,那丹药在掌心闪烁着淡淡的荧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她毫不犹豫地将丹药吞下,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最后,徐清虹起身走到洞府入口,玉手轻挥,洞府周围的阵法便缓缓开启。一阵光芒闪烁过后,洞府外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便涌了进来。
此刻,阳光洒落在身上,温暖而明媚。周围的山林、溪流、飞鸟都仿佛在为他们的启程而欢呼。
暨承仙和徐清虹并肩而立,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逐渐远去,只留下了一地的光影与岁月的痕迹。
“…………”
半月之后,松涛江上空,青红相间的飞剑闪烁着淡淡的光辉,徐清虹与暨承仙并肩而立,二人同踏一剑。
徐清虹此刻身着一袭青色道袍,背负古朴剑匣,一副中年道士的打扮,她的目光如炬,用神识仔细扫过下方的江面,眉宇间透着一丝疑惑。
她缓缓开口,此刻的声音磁性而深沉,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原本我来此之时,曾有一只颇具灵性的毒蛟出没于江中,如今却是不知所踪了。”
她说着,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之前的情景。
暨承仙闻言,轻轻一笑,并不在意那毒蛟的去向。她望着徐清虹那变幻莫测的造型,心中不禁一阵感慨。
暨承仙拍了拍徐清虹的大腿,催促一声:“清虹,你都说那毒蛟颇具灵性了,那它自然不可能老待在一个地方坐以待毙。”
“蛟龙更是如此,它们天性好动,喜欢四处游荡。现在说不定已经返回东海或者跑到其他什么地方去了。我们还是赶路要紧,不要在此地多作停留了。”
徐清虹闻言,点了点头,她心中也明白暨承仙所言非虚。她轻轻掐了个剑诀,御剑往远处飞去。飞剑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载着二人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周围的环境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渐渐恢复了平静。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而天空中的云彩也随风轻轻飘动,仿佛在为二人的离去送行。
“…………”
过了不久,松涛江上空再次出现了两名修士的身影。他们一高一矮,一壮一瘦,犹如天地间的两极,却又意外地和谐共处。高个儿修士身着白袍,飘逸出尘;矮个儿修士则是一袭黑袍,神秘莫测。
黑袍修士脸上带着几分愠怒,他回想起当初过这条松涛江时,差点被这江内妖兽吞到肚中的惊险经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仇的冲动。然而,如今想要报仇,这些个妖兽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他感到十分无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