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长,多谢您的好意了。”
“不过孩子还小,这镇上离家也远,我们当爹妈的,还是想把她放在身边,看着踏实。”
“哎呀。”
李有才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惋惜之色。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多好的苗子……”
他叹了口气,但也明白强求不得,只能摇摇头。
“好吧,既然你这么决定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
“万一你以后要是改变主意了,随时来找我!”
“嗯,感谢您的理解。”
李东生也跟着叹了口气,脸上却带着真诚的笑容。
“以后还是要多谢李校长您看得起我们家妙妙,以后要是有啥学习上的事,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指点。”
“好说好说!只要是关于学习的事,随时来找我!”
李有才拍了拍胸脯,又看向旁边依旧兴奋得小脸通红的李妙妙。
“妙妙啊,以后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难题,也可以直接来镇上找校长,校长给你开小灶!”
“谢谢校长!”
李妙妙脆生生地应道。
她拉着王翠翠的手,两个小姑娘又凑到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刚刚比赛时的趣事和各自的解题思路。
看着女儿这副模样,李东生更加确认自己的决定没错。
比起所谓的更好的教育资源,他更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学习固然重要,但成长环境同样重要。
于大勇老师也是个不错的老师,虽然学识比不上李有才,但是她肯为了这群孩子留在村子。
两个老师各有优缺,索性李东生还是选择于老师了。
又寒暄了几句,李东生便向李有才告辞,准备带着女儿回家。
于大勇也喜滋滋地跟在旁边,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张鲜红的奖状。
回家的路上,李妙妙一路蹦蹦跳跳,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着五十块钱奖金的信封,小脸蛋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这可是五十块钱啊!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而且还是靠自己本事挣来的!
走着走着,李妙妙突然停下了脚步,她仰起小脸,看着身边的于大勇校长。
“校长,这个给您!”
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将那个厚实的信封塞到了于大勇手里。
于大勇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像被烫到一样把信封推回去。
“哎哟!妙妙,你这是干什么?这是你凭本事得的奖金,校长怎么能要呢?”
“校长,您就收下吧!”
李妙妙却异常坚持,小小的手固执地推着信封。
“要不是您给我找个机会,让我知道有这个比赛,我肯定拿不到这个第一名的!这钱,本来就该有您的一份!”
小姑娘的话语真挚又坚定,让于大勇心里又暖又酸。
他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孩子,再看看旁边一脸赞同的李东生,知道这恐怕不只是孩子一时的想法。
“东生老弟,你看这……”
于大勇有些为难地看向李东生。
李东生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脑袋。
“校长,你就收下吧。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也是我们家对您的一点感谢。”
“您为了学校,为了孩子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都看在眼里。”
“这钱不多,您拿着给学校添置点东西,也算是我们尽点力。”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于大勇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
他看着手里的信封,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好!那……那我就替学校,替孩子们谢谢妙妙,谢谢东生老弟了!”
于是于大勇小心地将信封收好,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这五十块钱,可不能乱花。
现在的钱值钱,能做很多事情。
学校里那几张破桌子早就该换了,还有孩子们的粉笔、练习本,也得添置一批新的……
看着校长收下了钱,李妙妙这才开心地笑了起来。
回到家里,金花早就翘首以盼了。
得知妙妙真的拿了全市第一,还得了五十块钱奖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金花更是抱着女儿亲了又亲,眼泪都笑出来了。
当听说妙妙把奖金给了校长时,金花愣了一下,但随即就明白了女儿的心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夸女儿做得对。
这次竞赛获奖,给这个家又增添了不少喜气。
接下来的日子,李东生手头上的几个项目也逐渐进入了收尾阶段。
无论是林场,还是红星工厂那边都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步入了正轨。
王大壮和李秋生他们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不再需要他事事操心。
清闲下来的李东生,终于有时间去看看孙大夫那边的进展了。
自从上次孙大夫利用硫磺和橡胶弄出了初代防水布,李东生便拜托她继续研究,看看能不能让这防水布的性能更上一层楼。
毕竟,孙大夫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虽然学的是医,但化学知识底子在那摆着呢,搞这些高分子材料,比他这个半吊子可强多了。
孙大夫也没辜负他的期望,她本就对这些化学实验很感兴趣。
加上之前确实承了李东生不小的情分——不仅帮她解决了工作问题,还让她在红星厂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搞研究,她自然是尽心尽力。
这天,李东生刚走进孙大夫那间临时改造成的“实验室”,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桐油和硫磺混合的气味。
孙大夫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处理过的布料从一个盛满深褐色粘稠液体的盆里捞出来,挂在晾架上。
“孙大夫,有新成果了?”
李东生笑着问道。
孙大夫转过头,看到是李东生,眼睛亮了一下,她摘下口罩,露出一个略带疲惫却难掩兴奋的笑容。
“东生哥,你来得正好!快看看这个!”
她指着晾架上那块颜色更深、泛着油润光泽的布料。
“我琢磨了很久,发现单纯的硫磺橡胶膜虽然防水,但柔韧性还是差了点,而且时间长了或者气温低的时候容易发脆。”
“后来我查了不少资料,又做了很多次试验,发现在涂上硫磺胶膜之后,再用煮过的桐油浸泡一遍,效果简直天差地别!”
喜欢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