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德给永康帝写了一份奏章,说明江易要的条件。
若是不答应,明年春暖之时,就会发兵攻打大梁州县。
答应他的条件,就可以避免双方军民的伤亡。
永康的收到奏章之后,并看完了,为此感到非常气愤。
他不想割让十个州,不想让别人嘲笑他昏庸无能。
频繁丢失大梁领土,有些势力可能认为占领大梁州县也是很容易的。
大梁将会四分五裂,就感觉对不起大梁历代皇帝。
永康帝差点被气晕过去,再三考虑之后,决定派大军前往定江城防御。
阻止汉军攻占开州及附近几个州,给江易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决定派李望和常友良前往定江城防守,尽量拖久一点。
让梁军害怕的是火器,他们听说那些火器威力巨大。
再坚固的城池也守不住,再多的人同样挡不住。
要派可靠的将领带领他们作战,不允许向对方投降。
想要让梁军勇敢作战,那就得给他们足够多的军饷。
李望在家守孝,突然接到圣旨,不得不率军前往定江城。
临走之前把家里事安排好了,若是战败了,他有可能跟父亲一样。
常友良收到皇帝派人送来了诏书,让他协助李望驻守定江城。
三月下旬,汉军从长安出发,第一个目标就是开州的定江城。
江易率领能征善战的将领,今年的目标就是拿下十个州。
他们来到了定江城外,看到城楼上站着熟人。
“李望在家守孝,永康的让他率军来首开州,常友良也在这里。”
想想也能够解释得通,李望也是大梁有名的将领。
估计没有别的武将能力如他了,即便如此,定江城也是守不住的。
这次汉军带来了一百二十门火炮,数万只碎发枪,还有一些工匠随军同行。
他们负责修理受损的火器,对这些工匠也会严加保护。
工匠也是宝贵的财富,不会让他们离战场太近。
江易骑着战马望向城楼,“李将军,没想到我们在这里相遇。永康帝还真是不讲人情,让守孝的你来守城。”
“不可这么说圣上,你们若是不来,我也不会来此地。”
李望也不怨恨江易,两军交战难免有伤亡。
“李将军不如开城门归降,也免得两军将士伤亡,对定江城百姓来说是福不是祸。”
尽可能劝降城内守军,要是真打起来,伤亡最大的是梁军。
“你不用劝降了,我是大梁之将。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他也不敢投降,一部分族人在耗尽。
若是投降了,消息立马传到永康帝手中,那些族人就会被杀。
江易看一下常友良,“有量,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好?”
早就料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再相遇,不知能不能说服他。
“是好久不见了,没想到,我们会在战场上见。”
常友良不希望跟江易在战场上拼杀,可现在身不由己。
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被永康帝派人接到了镐京,说是要保护他们,实际就是监视。
让常友良不敢在战场上投降,要想想投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
“宁绣他们如今可好?”
江易也很想知道宁绣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得想个办法把他们接到长安住。
“他们现在过得很好,你也不要劝想我了。若是不幸战死,他们也不会恨你的。”
常有良也不劝江毅退兵,知道是不可能说服的。
既然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凭本事赢得这场战争。
“既然你们不愿意归降,我也就不劝了,你们准备一下。”
江易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定江城势必要拿下。
若是能将他们活捉,那再好不过了,再想办法把他们的家人从镐京带出来。
枢密卫已经行动了,这也是对他们的能力考验。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汉军将火炮一字排开。
随着一声令下,火炮轰击城墙,把城墙打开缺口杀进去。
城楼上的守军很被动,放在城楼上的远程攻击武器根本就伤不到对方。
听着隆隆炮声,就仿佛垂在他们心口上。
“他们的火炮果然厉害,就连我们的床弩都射不了那么远。再看他们手中拿着的火枪,若是我军冲出去。还没到跟前,基本上全军覆没。”
常友良也听说过火枪的威力,汉军有对付骑兵的手段。
所以说派骑兵出去冲杀,实在不可行。
火炮轰击城墙,城楼上的人也能感受到震动。
看到城墙被轰开裂纹,要不了多久,外城墙就会被轰开缺口。
“敌军作战经验丰富,这些年,他们攻下了好多座城,我们只能坚守定江城。”
李望虽然在家守孝多时,也听说过汉军攻城的手段。
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们都是很擅长的。
再看看那些汉军穿着精良的盔甲,还有数量众多的重骑兵和轻骑兵。
所以说这一战不好打,可又不得不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